说起西安事变,相信大家对这段历史不会陌生了,上学期间历史课上有专门的讲述这段历史。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成就了两个人,一个是张学良,另一个则是杨虎城。其实这场所谓的事变,并不是什么充满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员全部抱着擒贼先擒王的态度去的,最终目标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如此信任的部下,竟会反过来抓自己。
现在在西安临潼区,还有个兵谏亭,这个亭之前叫“捉蒋亭”,半个多世纪前,蒋介石就是在这个地方被逮到了。
这一抓,可是让张学良的名声驰名中外,曾经自己的老爹张作霖在东北叱咤风云,惨遭日本人埋伏,这次行动,也算是告慰老爹的在天之灵了,他和杨将军这一手策划,直接标榜史册。
可是,非要说把蒋介石具体抓住的人,还真的不是这个张学良,也不是杨虎城。那么,到底是何人在西安事变中抓住了蒋介石呢?
现在还有不少学者在争论一件事,张学良啥时候下定扣押蒋介石的?事情就要回到1936年去说了,那会日本侵略者的马蹄直接踩进了中国,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势力国民党在忙啥?一是“安内”,二是给蒋介石准备五十大寿的祝福。
老大过生日,小弟赶紧随份子,可当官的那点钱还不足以填饱蒋介石的胃口,天下百姓也得捐,理由说是要打日本人,可是到底枪口对着哪还说不准,蒋介石满脑子想着红军,想尽办法把他们赶尽杀绝。
日本人看着中国一片混乱,趁势就进了东北,不知道当时国民党其他将领是怎么想的,反正连北平的大学生都看不下去了,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蒋介石可是啥都听不进去,就跟认准了一件事的小孩子一样,完全不考虑其他因素。
其实在他的视角里,一切都被规划的很好。
红军当时经过了多年的大转移,早已是精疲力竭,前不久又刚刚走完长征路,根据统计,那会的有生力量几乎不到3万人,蒋介石这边可以说是要啥有啥,装备从美国拉,部队都是按十万计,这么下去,搞定红军几乎唾手可得。
在那一年的4月,让蒋介石没想到的一件事发生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周总理见面了,双方的共同主张就是停止内战,先把日本人赶跑了再说。
华北危在旦夕,蒋介石却恨不得天天用望远镜瞅着西北,当时不少人心里都有小意见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为什么要天天想着那几万红军?
看着前方没啥动静,蒋介石坐立难安,甚至连华北传来的急电都不愿意看,到了秋末,蒋介石直接跑到西安,就为了亲自坐镇指挥,不给红军喘气的机会。
国军的部队中,不乏东北战士,当时很多人的情绪明显已经失控了,自己的家乡都完全被占领,亲人全都生死未卜,自己跟着部队出来,手里的枪竟然还要对着同胞。
蒋介石渐渐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还是孤注一掷,毕竟只有三万多红军,早点拿下,后面的事后面再说,于是提出日本的“为害尚缓”。这四个字彻底激怒了东北官兵,咋地?被占的不是你家,所以为害尚缓?
这时,另一个东北将领张学良终于气咽不下去了,当年自己一直活在父亲的臂膀下,父亲在的时候,日本人都不敢过于兴风作浪,只能用点阴谋诡计谋害他,东北彻底完蛋了,自己就算死了也没脸见父亲。
张作霖的死,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光荣的,最起码他不妥协。结果当“不妥协”变成了“不抵抗”,很多骂名都让张学良一个人背上了,自己挨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老爹过于强硬,都说虎父无犬子,现在虎父养了个软猫,那怎能行?
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考虑到了全国人民的情绪,当他跑到上海老杜家旅游避难的时候,那边的斧头帮老大王亚樵直接警告张学良,赶紧滚回东北打仗,你不打仗老子杀了你,还好有杜月笙全程保护着少帅,不然真有可能让王亚樵一斧头劈成两半了。
张学良的内心,非常想抗日,可是自己的势力远远不如当年的老爹,想要绕开蒋介石调动部队行动也非常困难,万般无奈之下,他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哭。
这俩人还是拜把子兄弟,那现在兄弟心里的苦衷蒋介石怎能不清楚?张学良希望部队往东走,蒋介石指挥往西挺,这一左一右的冲突,直接把张学良的眼泪都逼下来了。
在几次的谈话中,蒋介石无数次提到了“攘外必先安内”,张学良的泪水哗哗地落下,说自己根本无法安稳部下,他们大多都是东北人,现在家里正遭受苦难,还要跑西边来,没有任何理由能说通大家。
蒋介石这次跑来西安,内心已经布好了一盘大棋,就等着红军上钩,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想着想着,他就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
他能笑,张学良可笑不出来,在华清池旁,张学良的泪水就跟拧开了水阀一样,一哭就是三个多小时。蒋介石更是觉得,这就是小孩子行为,当年的结拜,估计多半还是看在他老爹的面子上。
还有一点是,蒋介石这会其实已经知道了张学良和周总理见面的事情了,他虽然气得直骂娘,但还是没把他怎么样,现在想来,这不符合蒋介石的用人之道,估计一是张家在东北盘踞已久,根深叶茂,抓了难平将士内心;二是正值行动关键期,要万众一心,确保胜利。
你不抓我,那我抓你。
当天晚上,张学良就把杨虎城给喊过来了,杨将军的想法跟他差不多,在这干耗着,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结果,倒不如直接先发制人,大不了就是上梁山,以这样的方式回去面对江东父老,几乎跟死了也没啥区别。哭没有用,那就换套硬的。
张学良一哭完,彻底把蒋介石哭恼火了。蒋介石这边已经决定了,在他眼里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还是先停职了比较好,待到天下稳定之际再给放出来,免得一天天在耳朵边上念叨,这种不同的意见还很有可能扰乱军心。
与此同时,第六次围剿计划已经出炉,用不了多久蒋介石就要把这则消息放出来了,到时候国军直接挺进陕北,另一边的华北几乎也要完蛋了,其实在西安事变之前,华北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说是张蒋对弈,其实就是蒋介石欺负张学良,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张学良在当时的蒋介石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再加上当时东北军军心涣散,他们本身都对张学良产生了非常大的不满。
几乎没有时间了,那说干就干。既然张学良和杨虎城已经决定了,那派谁去执行这项任务比较合适?
这项任务的难度之大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抓到了最起码还有谈判的筹码,抓不到估计大家都要脑袋搬家,蒋介石本来就是个眼睛容不得沙子的人,之前他的种种态度已经表明了,“张学良,我忍你很久了。”
经过深思熟虑,张学良想到了自己的卫队团第二营营长孙铭九,和第一营的营长王玉瓒,这俩也是张学良身边难得的狠人,都被委以重任。
在12月11日的下午,张学良刚跟蒋介石扯完皮,王玉瓒看着张将军好像心事重重,回去后,张学良进了客厅,又示意王玉瓒跟进来。
那会的王玉瓒根本不明就里,在确定了屋内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张学良的眼神变得异常的坚毅,用低声命令的口气对王玉瓒说:“我命你把蒋介石请回来。”
王玉瓒心头犯了嘀咕,刚不是还在聊天吗?怎么还要再请一遍,要请你自己去不是更好吗?但是毕竟张学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样说话是要挨巴掌的。后来,张学良又对王玉瓒重申了这件事,他说明天将会有一场硬仗。
王玉瓒刚准备发问,没想到张学良继续说了下去,“请来蒋介石,要活的。”这下王玉瓒可是彻底明白过来了,可是张学良的语气没有给他一点抒发意见的空间,他知道自己也可能活不过明天了,可是跟张将军死在一起,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军令如山。王玉瓒整夜几乎都没能入睡,给自己的手下传达捉蒋的命令,同样语气坚定,不容许有半点质疑,整个手枪排都要跟着去,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所有的内容,全都被王玉瓒规划的一清二楚,包括如何干掉蒋介石的警卫,如何撤掉南大门的岗,现在就差一阵东风了。前面说了,除了王玉瓒以外,还有个名为孙铭九的团长,事情都让王玉瓒安排完了,那会他在干啥?
据他自己说,当时是他跟着车和蒋介石一起去西安的。
结果一位名叫张治邦的团长马上反驳到,那辆车上根本就没有见过孙铭九的身影。其实呢,这个看似啥也没干的孙铭九,则是整场行动的内卫。孙铭九
所谓内卫,就是保护起整个东北军的党政机关,华清池算是外围地区,这些都由王玉瓒负责,自己只要在里面做好掩护,若发生了其他紧急的事情,这个孙铭九就可以马上派上用场,只不过后来没有发生,捉蒋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
王玉瓒很清楚自己在做啥,这张学良的命令不得不服从,而蒋介石又是自己将军的上司,自己的张将军都上了,大不了一死,再加上他本人对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也很无奈,就算牺牲了,也算是功德一件。
就在一天前,他还是一位蒋介石的保卫者,现在,早已摇身一变。
行动开始,王玉瓒带着部下就向前冲锋,反正无非就是一死,干就完事了。那边蒋家门口的警卫还没反应过来,侍卫长刚跑出来查看情况,就被一枪放倒了。听到枪声以后,手枪排和卫队的其他官兵马上就跟着来了,整个骊山地区演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战场。
等到他终于跑到了蒋介石的住处时,只剩下了一床温热的被子,王玉瓒连忙把脑袋伸到床底下去查看,没人;众人把院子和宅子里里外外翻了个遍,就差把地都抛开了,还是没看到人。
坐在指挥室的张学良满脑袋汗,他知道如果自己抓不到人,这流汗的脑袋也没有了,于是火速给王玉瓒打了个电话,再次下达了死命令,如果捉不到蒋介石,脑袋搬家!
王玉瓒可急坏了,自己死就死了不要紧,到时候连累了张将军,那都没法让自己安稳上路。于是,他带着人接着在院子里四处查看,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重大发现。在墙根留下了一只鞋子。
王玉瓒马上反应过来,原来蒋介石慌不择路爬墙了,这人真的是在情急之下啥事都做得出来,以前走路都慢慢悠悠的蒋介石,这会爬墙的本事倒是异常出众,于是,王玉瓒抱着赌一波的心态,把手下的人从院子中抽出,搜山!
天都快亮了,大家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蒋介石,结果在一个山半腰上,一位战士发现了一块石头后面有一颗发光脑袋不断往外探望,冬季的西安也是相当的寒冷,这颗探望的脑袋还时不时的瑟瑟发抖,这位战士凑近一看,我的妈呀,这不是蒋介石吗?
于是,这位名叫刘允政的战士马上朝着大家呼喊,发现了蒋介石。王玉瓒听到了动静,连忙带着人前去查看。估计此时蒋介石的内心正有万匹羊驼飞过,你们这帮人,还知道老子是蒋介石?
就这样,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蒋介石终于被生擒,看着当时那个样子,王玉瓒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位面色苍白的人,竟然是威震八方的蒋介石。
捉蒋任务顺利完成,王玉瓒在后来的生涯中得到了张学良的器重,可是由于结结实实的得罪了蒋介石,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王玉瓒一直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甚至还被发配到了云南边境地区。
所以,这位王玉瓒最终看破了本质,直接在云南“造反”了,一生中反了蒋介石两次还能活下来,也是没谁了。
虽然背后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坐镇指挥,可是从冲入华清池,到打响第一枪,再到抓到蒋介石,这些都是在王玉瓒的具体指挥下完成的,这同样是一位伟大的人,历史也不该忘记他。
在中国电影史上,胡蝶无疑是一个传奇的名字。她被誉为“民国第一美女影后”,以其风华绝代的容貌和卓越的演技,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书写了一段段令人瞩目的传奇。一、...
胡蝶 2024-11-17 民国四大名媛:风华绝代的陆小曼与林徽因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群女性以其才华、美貌和独特的个性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们被称为“民国四大名媛”,其中包括陆小曼和林徽因这两位才女。她们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有...
陆小曼 林徽因的追求者 2024-05-05 大刀王五怎么死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无数有着很多神秘之处,但是再如今现代的无数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搏击术相比,就显得很可笑了。尤其是马保国,把中国传统武术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但是传统武术其实有其强大光辉...
2024-03-19 陈璧君为何不认罪 为何宁死不屈说起汪精卫,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个人跟我过近代史有着扯不开的关系,一生前后泾渭分明。少年时期满腔热血,在重王之下公然刺杀摄政王载沣,之后又与蒋介石争夺最高权力,失败后沦为汉奸,...
2024-03-18 民国名媛陆小曼与唐颖的关系探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陆小曼是闻名遐迩的民国名媛,她不仅以其才华和美貌著称,还因与徐志摩、张幼仪等文化名人的情感纠葛成为话题中心。而唐颖这个名字在历史记载中出现...
陆小曼 徐志摩 2024-03-07 马家军是怎么形成的 内部矛盾有多严重说到我国民国时期割据西北地区的地方军阀势力,很多人就会马上想到位于青海、宁夏、甘肃地区的“马家军”了。在马家军的内部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部是割据青海地区的马步芳、马步青兄弟两个;另...
2024-01-29 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都是谁分别又有什么故事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那就是有人说这个民国三大女流氓的事情了,那么又有人要问了,这个民国三大女流氓分别是谁呢?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果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的也可...
2024-01-26 杜月笙与张啸林结怨与张啸林儿子什么关系?说起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民国时上海滩的青帮三大亨。在外人看来,这三个人亲密的像是一家人,黄金荣有根基,杜月笙有计谋,张啸林有军阀撑腰,三人合伙可谓是在上...
2024-01-25 宋霭龄在宋氏家族什么地位在宋霭龄小时候,家里曾经被暴徒丢砖块砸坏了玻璃,但是年幼的宋霭龄并没有感到任何恐惧,而是反手就是将手里的娃娃反扔了回去。虽说这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动作,但是却暗示了宋霭龄今后与众不同...
2024-01-17 徐志摩的爱情线是怎样的 陆小曼与林徽因有什么不同我国历史上的民国时期,虽然这一时期非常的动荡,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文人雅士,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在那样一个时代也是属于另类的一种存在了。坦荡的胸怀让这群人一直想要闯出一片新天地。用自己...
2024-01-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