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晚清诗坛的健将,龚自珍的知名度数得上前三。龚自珍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首诗歌,系统地收录在了诗集《己亥杂诗》之中。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莫过于下面这四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为何在那个时候留下了这四句诗,而这首诗又为何引起了如此多的共鸣,以致广为传颂,还流传至今呢?
这首诗是龚自珍罢官南归,路过镇江时所写的。龚自珍在诗后自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说明这还是一首应景之作的青词,并非特意为之。
龚自珍当年在京之时负有才名,每作一首新诗,京中士子便竞相传阅,引为谈资。但一百多年后,反而是这首无心插柳的青词流传最广。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仅直接针砭了清朝中叶整个社会的一种不良风气,说出了广大士子们的心声,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同年代还能历久弥新,对人们提出告诫和警示。
一个社会出了问题,那就是“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齐喑究可哀”,从康雍乾三代大兴文字狱,便埋下了伏笔。到嘉庆一朝,朝廷中渐渐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到嘉庆末年,开始出现了一种不良后果。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林清与宫内太监内外勾结,率众攻入皇宫,险些攻下紫禁城,此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林清进攻紫禁城的计划并非万无一失,朝廷早已接到情报,但官员们互相推诿,得过且过,谁也不把这个情报当回事,最后林清率领一帮随便拼凑起来的教众,就轻松攻入了皇城。嘉庆帝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得出来四个字:“因循疲玩”。
因为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每天只要照本宣科,按老一套的东西每天打卡上班就能领工资,朝廷上的官员渐渐就“因循疲玩”,得过且过了。林则徐多次上疏抨击这种不良风气,嘉庆帝也想扭转这种弊习,可惜积重难返,只好把这项艰巨的事业交给他的儿子道光。道光刚上任时,也是一腔热血,想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但没多久,道光却颁布了一条政策,让官场因循的风气愈加严重。
这个主意,是道光的心腹大臣曹振镛提出来的。清人笔记中提到,道光刚即位时,因为奏章看不完很苦恼,曹振镛便献策说:“今天下承平,臣工好作危言,指陈阙失,以邀时誉,若遽罪之,则蒙拒谏之名。此后中外章奏,皇上无庸遍阅,但择其最小节目之错误者谴责之,则臣下震于圣明,以为察及秋毫,必无敢肆者。”
曹振镛是个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崇尚无过便是功的理念。他提出的这个建议,跟志大才疏的道光皇帝一拍即合。每有臣工上疏谏言,道光不看具体内容,而“择其最小节目之错误者谴责之”,即写错一个字,或哪句话不够通顺,便因言获罪。久而久之,不但官员们不敢做事的风气没有改良,反而更加糟糕,连真话都不敢说了。
因为皇帝爱听好话,大家便报喜不报忧。等到洪秀全率领太平军起义时,地方官员害怕受责,瞒得一天是一天,直到太平军已经成为一股严重的威胁势力时,才为朝廷所知,军情已被严重延误。
龚自珍本人能力出众,才识过人,却因字写得不够好,进不了翰林。龚自珍意识到在清政府这个因循守旧的环境中,无法施展和实现自己的才情抱负,便在发生“丁香花公案”之后罢官南归,在路上写下了这些诗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龚自珍心里清楚,世间岂无人才?只是受到压制,不得发声而已。要让人才现世,不靠天公,而靠整个社会开明的环境和风气。否则“万马齐喑”,不仅是知识分子之哀,更是国家之哀,民族之哀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众多杰出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非凡的才智,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马齐,这位清朝初期的重臣,便是其中之一。一、出身名门,步入仕途马齐...
马齐 2025-01-13 马齐:清朝重臣的传奇一生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马齐以其卓越的才能、坚定的立场和显赫的功绩,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历史人物。一、出身名门,仕途起步马齐,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顺治九年...
顺治为什么出家 马齐 2025-01-04 龚自珍与青楼文化:探寻古代文人逛青楼的原因龚自珍,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其才华横溢和独特的文学风格闻名于世。然而,除了他的文学成就之外,龚自珍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好——逛青楼。这一行为并非龚自珍独...
龚自珍 2024-11-28 爱逛青楼的龚自珍与古代文人的青楼情结在中国历史上,青楼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是娱乐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许多文人墨客都曾频繁出入青楼,其中就包括晚清时期的著名诗人龚自珍。龚自珍(...
龚自珍 2024-11-04 古代文人与青楼的不解之缘在中国古代,青楼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场所,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和艺术追求。其中,龚自珍作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对青楼情有独钟。那么,古代文人为何如此...
龚自珍 2024-10-17 朝堂风波:康熙帝的震怒与大学士马齐的公然冲突在清朝历史上,康熙帝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一个辉煌的时代,朝堂上也不免发生一些意外的风波。其中,一场发生在朝堂...
康熙的儿子们 马齐 2024-04-02 顾太清与龚自珍的绯闻是怎样的?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上,顾太清与龚自珍的名字常常被并列提及。他们的才情横溢,作品广为人知,然而,他们之间的绯闻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那么,顾太清与龚自珍的绯闻究...
顾太清 龚自珍 2023-09-21 马齐是谁 历史上真实的马齐简介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历史上的马齐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其实这个人大家认识应该都是从《雍正王朝》里面的知道的,所以电视剧里面的马齐和现实中的马齐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呢?还有最后的,这个...
雍正如何继位的 马齐 2023-07-15 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带着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在的近代史上,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让国人感到最痛心最可惜的事件之一,可谁有能想到,正是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带领八国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可龚半伦,却趁火打劫,大发国难...
龚自珍 2022-06-27 龚自珍为什么要写《已亥杂诗》提起晚清诗坛的健将,龚自珍的知名度数得上前三。龚自珍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首诗歌,系统地收录在了诗集《己亥杂诗》之中。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莫过于下面这四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
龚自珍 马齐 2022-06-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