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皇后长孙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601年,齐国公长孙晟家里,又添了个小女婴,因这孩子慈眉善目,母亲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叫“观音婢”。
观音婢六岁的一天,正在院子里玩耍,门口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和尚。宅心仁厚的观音婢,去屋里端来一瓢水,又跑回去拿来几个馒头,塞到了老和尚的背包里。
老和尚吃饱喝足,对着观音婢唱了一通偈语,临走,递给观音婢一张纸条。
晚上,观音婢拿出那张纸条给父亲看,父亲见是“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八个字。长孙晟知道这八个字大有深意,孩子还太小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更加用心地培养这个女儿。
可惜,好景不长,观音婢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同父异母的哥哥,将她们母子三人撵出了家门。母亲无奈,只得带着她和哥哥长孙无忌,投奔舅舅高士廉。
高士廉是当时的名士,家里藏书颇多,他非常注重对后代的教育。在舅舅这里,观音婢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慢慢养成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格。
舅舅见外甥女举手投足,端庄大气,不同于一般女孩儿。而且一天天大了,连个正经大名也没有,就给起了个名字叫长孙无垢。
转眼,长孙无垢十三岁了,出落得知书达理,秀美多姿。高士廉恰巧与李渊是朋友,他知道李渊家有个二公子,风度翩翩,仪表不凡,觉得他以后必成就一番事业。便托媒人去撮合,该着这两个人有缘,一撮合还真就成了。
公元613年,太原留守李渊府邸,欢声笑语,张灯结彩。李世民和新娘子长孙无垢,被众人簇拥着走进了洞房。
新婚燕尔,两个人如胶似漆,度过了一段温馨浪漫的青春好时光。
长孙无垢虽然年纪尚小,但在侍奉公婆,友爱妯娌方面,做得非常好,深得一家人的喜欢。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21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
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
此后,数年间,作为领军主帅,李世民南征北战,东讨西杀,扫平了中原一带的所有割据势力,完成了唐朝统一大业。
鉴于李世民的卓著战功,李渊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
长孙无垢作为李世民的结发妻子,在丈夫戎马倥偬的这段岁月里,她一直陪伴在丈夫身边,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丈夫的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刀光剑影中,能够感受到一丝丝清泉般的柔软和温情。
随着李世民声望越来越高,太子李建成感到自己受到了巨大威胁。于是猜疑和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他联合三弟李元吉,三番五次地设计陷害,企图杀死李世民。
李世民被逼无奈,只得提前下手。风声鹤唳的玄武门,李世民身边没有别的人,他只带了长孙无垢在身边,他紧紧握住她的手。只要长孙无垢在自己身边,他心里就踏实了。
李世民知道,此时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破釜沉舟的关键一役。成者王侯,败者贼寇。如果稍有闪失,就是万劫不复。天佑李世民,他的将士们经过浴血奋战,终于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封为太子,长孙无垢成了太子妃。
后来,李渊禅位,李世民加冕称帝,长孙无垢被册立为皇后。
身份和地位的巨变,并没有使长孙皇后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她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的失误,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孝顺,每日早晚必去请安。
对于后宫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唐太宗,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后宫女人。正因为如此,唐太宗时期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之类的纠纷,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少见的。她只凭自己端庄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着整个后宫的氛围,使唐太宗不用受后宫是非的影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料理军国大事。
随着唐朝的逐渐强盛,李世民的后宫也渐渐充实了起来。都说守得住清苦,但不一定耐得住繁华。面对后宫那些三千粉黛,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真心,却一直没有变过。少年夫妻,彼此的初恋,又一起经历了从秦王,到皇帝的一步步风雨蜕变。他们彼此已经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谁也挤兑不走,谁也代替不了。由于夫妻恩爱,长孙皇后一共给李世民生了三男四女,长孙皇后去世的前一年,还刚生下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
魏征是一代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他每次劝谏都不留面子。李世民虽然是明君,虚怀若谷,但身为九五至尊,也受不了总被人拂了面子。有一次,李世民突发奇想,带领一帮护卫近臣要去郊外打猎。
魏征闻听此事,守在皇宫门口,说啥不让李世民出门,并说仲春时节,要给万物生灵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不适宜打猎。李世民气呼呼地回到后宫,吵吵嚷嚷,说有一天非杀了那个乡巴佬不可。
长孙皇后等李世民发完牢骚,回后屋换了一套平时极少穿的礼服,来到李世民跟前,飘飘下拜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常言道,明君出谏臣,今天谏臣出来了,那么说明皇上是一代明君喽!
李世民恍然大悟,他哈哈大笑着一把揽过长孙皇后道:真不愧是我的贤内助,偌大个后宫,只有你最懂我,有了你,我不想做明君都不行啊!
李世民不但不生魏征的气了,反而还给魏征加官进爵,赏赐了不少物品和金银。
634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去九成宫避暑时,受了风寒,病情越来越重。
636年正月,在太极宫立正殿去世,谥号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走后,唐太宗没再立皇后。这十三年中,每年长孙皇后的忌日,唐太宗都要吃素一天,为长孙皇后祈福。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族人,也多有照顾,没有因为长孙皇后不在了,而忽视了这门姻亲。
唐太宗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一座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逝去的长孙皇后。对这种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唐太宗首创。
唐太宗下令,为长孙皇后修建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建了一座楼台,以便长孙皇后的英魂,可以随时登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有多少风流人物,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独唐朝贞观年间的长孙皇后,以自己的贤良淑德,长成了一颗常青之树,在中华大地上,郁郁葱葱,百世流芳,成了贤妻良母的典范!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罗艺反唐之谜:为何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选择造反?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罗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隋朝将领,后归降唐朝,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却选择了造反,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