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高祖石敬瑭在历史上的名声相当不好,一般的观点是石敬瑭为了当皇帝主动认契丹人为父、同时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是一个奴颜婢膝、割地求荣、毫无自尊心的人。
石敬瑭的这个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被称为“儿皇帝”的他因为幽云十六州的问题背负了近千年的骂名。
如何评价石敬瑭这个人牵扯到了许多基本的历史学问题,后世关于石敬瑭的评价一直有着重大的分歧,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后晋与契丹的地位差别问题,后晋与契丹的地位是否一开始就平等,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歧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幽云十六州的实际归属问题,让中国人耿耿于怀一千多年的十六州在当时是否完全归属于石敬瑭,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分歧点。
第三个方面就是石敬瑭的行为的评判标准问题,到底是应该站在节义道德的角度去评价他,还是应该站在历史政治的角度去评价他,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为人忽视也却也是最重要的。
自魏晋胡人乱华以来,中原人士的“夷夏之别”的民族观念被彻底激发了出来,“衣冠南渡”以后的华夏士子对于胡人政权相当敏感。
即便是胡汉交融之后,以中原为正统的儒生们还是不愿意正视胡人的存在,依旧把他们贬低为蛮夷。
而宋朝自赵匡胤立国以来,始终不能摆脱胡人的控制,强大的辽国一直雄踞北方,而西疆的党项一族也逐渐崛起,胡人政权使得宋朝人不得不面对数次求和的现实,他们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魏晋以前的秦汉时期,甚至是中国胡汉交融的顶点时代唐朝,中国人的性格都普遍奔放外向,对于胡人的存在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而魏晋时期的动乱是中国人思考胡汉差别的源头,到了宋代这种差别达到了顶点,中国历史上由此第一次出现了“民族英雄”这个概念。
魏晋时期的名将祖逖等人在宋朝以后和岳飞一起被列为了民族英雄,这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的事情。
而评价石敬瑭的,恰恰是五代之后的宋朝人,这就是偏差的来源。
薛居正和欧阳修分别编著的《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在石敬瑭的出身问题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这两本史书都称石敬瑭是沙陀人,但宋代的欧阳修揶揄石敬瑭“不知得其姓之始也”,因为石敬瑭的父亲叫臬捩鸡,这是一个胡人的名字。
薛居正则直接表明石敬瑭是卫国大夫石碏之后,是生长在太原的沙陀人。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肯定宋人编写的五代十国史多少带有主观色彩,可靠度不如宋以后的《辽史》。
《辽史》明确表示,后晋是契丹一手建立起来的,石敬瑭本身就是契丹人扶植上去的。
石敬瑭在后梁时期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他内心深处是不认同李从珂的,李从珂对于他也并不信任。
公元936年,李从珂率先攻打石敬瑭,石敬瑭出于自保而向契丹求救,这个过程相当于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的斗争,而契丹则扮演了清军的角色。
契丹部队解了石敬瑭的太原之围,耶律德光“执手抚慰之,约为父子”,这显然在石敬瑭成为后晋皇帝之前。
直到一个月后攻下晋安,耶律德光才封了石敬瑭为晋王,再过了一个月,石敬瑭被册封为“大晋皇帝”,很显然后晋本身就是契丹所立的藩属国,那么石敬瑭称臣并无过错。
契丹之所以扶植石敬瑭这么一个藩属国是有着自身的考量的,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契丹人适应不了南方的气候,因此他让石敬瑭来代为管辖。
而传说耶律德光梦见观音菩萨示意立石敬瑭为“中国帝”,自然只是一种颇为牵强的借口。
契丹人认为中原几经战乱、民生凋敝,直接由契丹人来管理中原恐怕引起反抗,因此他扶植石敬瑭来间接地对中原进行管辖,他只需接受石敬瑭给他提供的供赋就可以了。
除了称臣称子之外,石敬瑭在幽云十六州的问题上也遭到了后人的误解,实际上石敬瑭只是用了一招借花献佛,幽云十六州中只有河东在他的掌控之内,其他的都归到各个节度使的手里。
并且燕州不在十六州之内,因此只能成为幽云十六州而非燕云十六州。
《辽史》中记载的石敬瑭献出十六州的始末并非和流传版本相同,事实上他一开始只提出归还两三个州,契丹政权并没有接受这几个州,史料中用的字眼是“归”,而这一年后晋已经建立了。
在一年之后,石敬瑭才提出要将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作为贺礼”献给契丹人。
这只是一种附属国向宗主国的讨好方式而已,不是石敬瑭为了请求契丹出兵而率先列出的条件。
石敬瑭对契丹人的臣服从人格尊严上来看是极为不妥,但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允许石敬瑭有任何尊严。
契丹政权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存在,石敬瑭与之相差甚大,他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能保全自己。
虽然石敬瑭并非想长期臣服于契丹人之下,但他此时也只能采取隐忍的方式去换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反观石敬瑭死后后晋马上被契丹征服的原因,就是石敬瑭的继任者不再承认与契丹的臣属关系,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锋芒。
事实上这种关系在五代十国以及宋朝都是常见的存在,后汉为了抵御后周也成为了辽国的附属国,而宋真宗澶渊之盟打了个擦边球,“以太后为叔母”,否则宋真宗也逃脱不了“儿皇帝”的骂名。
宋朝及以后的史学家完全站在契丹的对立面去看待石敬瑭和契丹的关系,他们不愿意承认契丹的强大,有意地回避后晋是契丹属国的问题。
对于幽云十六州的实际控制人不明朗,是一种相当激烈的民族情绪的使然,是有失公允的。
饱受诟病的石敬瑭被逼到了历史的悬崖边上,他无奈地选择了像强者低头,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维护了北方短暂的和平。
以现在的历史学观点来看,石敬瑭显然不是什么大汉奸,他只不过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朵浪花。
在数百年的融合过程中,夷夏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1013年的辽国开始向周边传播汉文化,而到了1057年,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已然以华夏自居了。
带有夷夏之别的狭隘史学观可以停息了,对于石敬瑭的功过应该有新的客观评价。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兴衰历程引人深思。尤其是明末时期,国库空虚,竟拿不出一点银子来做军饷,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明朝政治的腐...
2024-11-21 揭开历史迷雾:妲己,被冤枉的“红颜祸水”?在中国古代历史的众多传说中,妲己常常被描绘为一个“红颜祸水”,背负着“祸国殃民”的罪名。然而,随着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的深入,这一传统观念逐渐受到了挑战。一、妲己...
2024-11-21 楚威后:历史迷雾中的战国王后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楚威后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历史地位,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使得她在历史学界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2024-11-21 明治维新成功之因探析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迅速转变为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外部环境的助推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离不...
2024-11-21 皇太子元恂:悲剧的命运与复杂的评价在中国北魏的历史长河中,皇太子元恂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作为孝文帝元宏的长子,元恂曾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最终却以被赐死的结局收场。一、元恂的生平与背景元恂(483...
2024-11-21 公章的“进化史”:从无到有的权力象征公章,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行使权力的凭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古代,公章被称为官印,是行使权力的信物,也被称为“印信”。让我们一起解密历...
2024-11-21 庄子简介:道家哲学的璀璨明珠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今地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商丘民权县、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等),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
2024-11-21 揭秘亚特兰蒂斯毁灭之谜:自然之力还是人为之祸?亚特兰蒂斯,这个传说中的古老大陆或城邦,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首次在其著作《对话录》中提及以来,就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毁灭,更是充满了神秘与猜测...
2024-11-21 火星金字塔之谜:谁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了神秘印记?在遥远的火星上,存在着一些令人费解的建筑遗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形状类似地球金字塔的结构。这些建筑引发了科学界和公众广泛的讨论与猜测:火星上的金字塔究竟...
2024-11-21 揭秘悯农诗人李绅:才华背后的奢华与争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绅以其《悯农》诗而闻名,诗中描绘的农民艰辛生活与对粮食的珍视,使他被誉为“悯农诗人”。然而,这位以农民疾苦为题材的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却...
2024-11-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