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死可以说的上是千古奇冤。他作为明朝首屈一指的守关名将,他专心打造的关宁防线屡屡让一心进犯的后金军吃到苦头,就连后金的杰出英雄努尔哈赤也被他的大炮轰了,如此功勋卓绝的名将怎么就让年轻的崇祯皇帝给剐了呢?当
时袁崇焕所获罪行主要有三条:“擅杀岛帅”(未经皇帝允许,擅自斩杀守岛总兵毛文龙);“与清廷议和”(袁崇焕未经皇帝许可,私下同金军议和);“市米资敌”(拿自己的钱买军粮资助敌人,说白了就叫叛国通敌)。上述罪状前两条非议不大,毕竟袁崇焕有过这样的事,最有争议的是第三条“叛国通敌”!
袁崇焕有吗?还真不好说,不过从袁崇焕的表现来看,似乎有反叛的种种迹象。我们不妨看看事件的大致经过。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又没了活法儿的后金军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再次铤而走险到大明抢劫。正是吃一堑长一智,聪明的皇太极没有再犯以前的错误,没有硬闯关宁防线,也没有与袁崇焕死磕。中国这么大,通往关内的道路不只山海关一处,后金军发挥了不怕长途奔徙的精神,硬是绕过山海关,远走蒙古,兜了好大一个圈子,跑到了北京外围。
着急的崇祯皇帝忙令袁崇焕率领关宁铁骑阻击,而袁崇焕却是只追不击,任由皇太极和后金军烧杀抢掠,一路杀到北京城下,赶到北京城的袁崇焕向崇祯上书,要求带兵入城。在明朝边关大将领兵到北京外围已犯皇帝大忌,现在在外有金军围攻的情况下,不舍命阻击,却竟要带兵进京城,这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明摆着要里呼外应,叛国通敌吗?很多人这样认为,当然崇祯皇帝也是这样想的,再加上皇太极趁机设施反间计,说袁崇焕早就给我们窜通好了,要反你崇祯!袁崇焕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最终崇祯皇帝以袁崇焕叛国通敌,处以凌迟。
看似袁崇焕的死有些冤,不过即便没有上述事件和上述几条罪状,袁崇焕也迟早难逃被崇祯处死的下场,因为他的命运在他与崇祯皇帝开玩笑的那句戏言时就已注定。
1627年,天启皇帝朱由校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了,朱由校又膝下无子,按照明朝的先例,兄终弟及,年仅十七的朱由检继位皇帝,即明思宗,年号崇祯。明朝皇帝前后十七人,除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外,后来的皇帝们集体平庸,政治上建树不多,却一个个思想离奇,行为怪诞,不务正业,不想着如何治国,却热衷于治国以外的事情。
明武宗沉迷于豹房,嘉靖热衷于炼丹,天启皇帝痴迷于木匠……
后来的皇帝中崇祯还算不错的一个,没有特别的嗜好,能力也有些(铲除妖孽魏忠贤就是很好的例证),又勤于政务,很想励精图治,把大明这个巨大的躯体医治好,但崇祯是幸运中又有些不幸,幸运的是自己意外的获得了皇位,不幸的是前辈留给他的是一个烂摊子。
大明在万历甚至在更早的嘉靖手里已经是疾病满身了,到了崇祯手里已是病入膏肓,一个腐朽之躯了,即便崇祯是扁鹊华佗这样的神医在世,大明也已经是无药可治,不能起死回生了。
辽东战局与大明情况相差无几,早已败坏,也是一副烂摊子。但辽东的战局关系着大明的命运,辽东不能解决,大明就不能安生。因此崇祯皇帝十分重视辽东战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刚刚登基不久的崇祯皇帝就召见袁崇焕袁督师,询问他对后金、对辽东战事的看法。
袁督师袁大人看人家崇祯皇帝年轻无知,便脑子一热,竟然开玩笑地扯了一句“五年全辽可复”(给我五年时间,我就能收复被后金占领的辽东)。铁牛也能吹上天,这玩笑也开得忒大了吧!
但君无戏言,这话可非同小可,皇帝面前怎能随意开玩笑,怎能随便拿皇帝开涮?因此当时就有同僚小声提醒袁崇焕“你和皇上说的话是否当真?”袁崇焕淡淡地回答:“皇上刚刚登基,热切地希望消灭女真,所以把情况说得乐观点,宽慰皇上一下,让他高兴高兴。
同僚一听傻了,当今皇上如此聪明,到时定会找你兑现诺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袁崇焕也觉得自己的话过了头,牛逼吹大了,赶忙去向崇祯皇帝解释:“五年复辽,必须得到各方面、各级部门的鼎立支持和全面配合才行,不然没法实现。
崇祯随即下令,无论是户部的军饷,工部的兵器,吏部的用人,还是兵部的战场指挥,全要给袁督师袁大人开绿灯。
最后崇祯还给赐给了袁崇焕一把尚方宝剑,辽东之事可由他全权负责,崇祯如此的信任袁崇焕,令袁崇焕在受宠之余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一句随意的玩笑话无异让他架上了火炉,必然要引火烧身,一句戏言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祸根,五年不能复辽,崇祯必要治他欺君罔上之罪。所以说话不能乱讲,牛皮更不能胡吹,尤其在皇帝面前。
在辽东任上,袁崇焕对工作尽心尽力,竭尽所能,但就像前边所讲,辽东大局早已败坏,能守住防线,不再继续丢失土地城池就已是万幸了,至于收回失地,消灭满洲八旗那纯粹是痴想。
还没等了五年,就在袁崇焕吹下牛皮的第二年,皇太极就率领后金军绕过山海关兵临北京城下,在与数十万勤王明军对峙数月后才退去,后金铁骑一下击破了袁崇焕“五年复辽”的美梦,崇祯皇帝也中了反间计,以袁崇焕叛国投敌将他凌迟处死。
崇祯皇帝剐了袁崇焕,一方面挽回了自己曾经认人不清的脸面,另一方面也在警示其他那些企图结党私营、居功自傲的官员,老子崇祯是有些年轻,但老子不傻,谁敢拿老子当儿戏,就要步入魏忠贤、袁崇焕的下场。
从上边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袁崇焕死得虽有些冤,却也有些咎由自取的成分。玩笑只是逗逗乐而已,但是在封建专制社会君臣有道,尊卑有序,皇帝是天王老子,可以随意任性,想开谁的玩笑就能开谁的玩笑,想让谁的脑袋搬家谁的脑袋就留不住了。
但有谁胆敢开皇帝的玩笑,下场终究像袁崇焕一样免不了挨个千刀万剐。
在清朝波澜壮阔又充满血腥权谋的历史长河中,莽古济无疑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且独特的人物。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三女,她本应享受着皇族的尊贵与荣耀,然而,命运却将她推...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莽古济 2025-04-16 朱棣与努尔哈赤:跨时空的军事较量想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早期的八旗战斗力多恐怖:从白山黑水到中原霸主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20万精锐分四路围剿后金,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5天之内全歼明军三路主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战争的...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4-07 德因泽:努尔哈赤侧妃的悲情结局在清朝初期的历史长河中,德因泽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众人所熟知,但她的命运却与清朝的皇位继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努尔哈赤的侧妃,德因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德因泽 2025-04-03 努尔哈赤的卓越才能:奠定大清根基的关键努尔哈赤,作为满族的杰出领袖和后金政权的奠基者,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成功统一了女真各部,为后来的清朝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努尔哈赤究竟有哪些...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3-13 和硕柔嘉公主:清朝的政治牺牲品与短暂人生和硕柔嘉公主,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名字,却是清朝初期一位命运多舛的公主。她生于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曾孙女,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之孙女...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2-25 皇太极与努尔哈赤:谁更厉害?谁的功劳更大?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在这个王朝的开创过程中,两位杰出的领导者——皇太极和努尔哈赤,各自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各自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卓...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2-22 清太祖努尔哈赤逝世之谜:病逝还是炮击致死?清太祖努尔哈赤,作为清朝的奠基者,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的逝世原因,历史上却存在着诸多争议。一种说法是他因病去世,而另一种则称他是在宁远之战中被明将...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1-18 努尔哈赤:历史上杰出的领袖与军事天才努尔哈赤,作为满清王朝的奠基者,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中国乃至东北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一、统一女真,奠定...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1-13 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其功过袁崇焕,这位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壮气息。他以其坚定的爱国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但最终的结局却...
袁崇焕 2025-01-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