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在位时间共有29年,期间拓跋焘攻灭胡夏、北燕等国,还在与刘宋的斗争中占领河南,从此统一北方。可以说拓跋焘是当时非常厉害的军事家、政治家。不过拓跋焘最后下场却令人感到意外,他是被自己的臣子弑杀,这在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晚年的拓跋焘性格暴烈,疑心大增,所以常常使用酷刑,当时一位叫宗爱的宦官担心自己的安危,便决定先下手为强。
上古以来,“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史 ? 营卫志》
《史记》中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也就是说上古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就很强盛,与中原王朝屡屡发生战争。
拓跋鲜卑强大南下,君临中原,建立北魏政权,也就是相对于刘宋政权而言的北朝。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被儿子拓跋绍所杀。
拓跋珪的另一个儿子、太子拓跋嗣联络大臣们杀死了拓跋绍,平息了叛乱,登基当了皇帝,是为明元帝。
公元422年4月,明元帝拓跋嗣封长子拓跋焘为泰平王,5月监国。
拓跋焘,小名佛狸,出生于公元408年,母亲杜氏。出生时体貌颇异,比一般孩子大了许多,因是长孙,颇得拓跋珪的喜爱,曾经说:“成吾业者,必此子也。”
拓跋焘自小就展示出超人的能力,雄武胆大,智慧超人。
公元423年,其父明元帝拓跋嗣去世,拓跋焘即位,此时的他刚刚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也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
此时的北魏,周边有大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虎视眈眈,南有强大的刘宋政权,北有彪悍的柔然,对于少年皇帝拓跋焘而言,这是考验。
公元424年,柔然铁骑六万攻入云中郡,好一番杀掠而去。
拓跋焘冷静地分析时局,派出使臣向刘宋政府示好,稳住刘宋,然后整顿兵马,亲率五万精锐骑兵讨伐柔然。
拓跋焘善于指挥,又勇健孔武,跃马陷阵,亲冒矢石,大破柔然兵马。
公元425年,大夏的建立者赫连勃勃去世,其子赫连昌即位。拓跋焘把握时机,亲率三万精骑,袭击大夏,攻陷统万城,俘获赫连昌。
随后拓跋焘先后十三次进攻柔然,迫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息警矣!”拓跋焘在漠南勒石记功。
公元430年,南北对话(北魏与刘宋政权),拓跋寿先示弱,纵敌深入,然后突然发力,将宋文帝刘义隆的北伐大军打的四散奔逃,溃不成军,不仅收复了洛阳、虎牢等地,连黄河以南的同州、衮州也归入版图,取得全面胜利,此役让刘宋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元气大伤。
西线灭掉夏国,国境也延伸到凉州的南面,与黄河西面的沮渠蒙逊的北凉接壤。
公元433年,灭了氐人杨氏在陇西建立的仇池国;公元436年,攻克北燕都城和龙,北燕灭亡。
北凉皇帝沮渠蒙逊去世,其子沮渠牧犍袭位,他两面示好,分别向南朝宋国与北朝魏国报丧。
魏太武帝拓跋焘加封他为“河西王”,宋文帝刘义隆同样加封他为“河西王”。
沮渠牧犍把自己的妹妹兴平公主送给拓跋焘,颇得拓跋焘的欢心,封为右昭仪,兴畅之余,龙颜大开,拓跋焘也把自己的妹妹武威公主赐给沮渠牧犍。
这个沮渠牧犍对于武威公主,自己敬着供着,但私下里却与寡嫂、妖艳的李氏偷欢。
这个李氏得到沮渠牧犍的宠爱,便视武威公主为眼中钉,想名正言顺地与沮渠牧犍在一起,便暗暗在武威公主的食物中下了毒,掺加了砒霜。
幸好武威公主不贪吃,但也毒个半死。拓跋焘闻知后,把武威公主接了回来。
盛怒之下,于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元月,列举沮渠牧犍十二大罪状,亲率大军伐凉。
八月,抵达姑臧城下,沮渠牧犍无力抵抗,自缚开城投降,北凉灭亡。至此,长达百年之久的五胡十六国宣告结束,北魏统一了北方。
公元439年,拓跋焘平定盖吴起义期间,在邺城的佛塔中得到两方玉玺,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随后又发现寺内藏匿兵器,于是,拓跋焘下诏灭佛,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灭佛运动(后来两次大规模灭佛是北周武帝与后周世宗)。
在盖吴起义期间,南方的刘宋政权与盖吴相勾结。
公元450年2月,拓跋焘率大军十万南进,围攻刘宋的悬瓤城,宋守将陈宪率不足千人的守军奋力抵抗,拓跋焘围攻四十余日而没能破城。
刘宋援军到达,拓跋焘撤围北返。
宋文帝决定大举北伐,二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围攻北魏滑台城近三个月,一无所获。
转眼到了十月,天气转凉,拓跋焘反击,亲率大军来援,宋将王玄谟见北魏大军来援,惊慌失措,弃军而逃,导致宋军惨败。
拓跋焘乘胜分兵五路,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者不可胜数。”
公元451年正月初一,五路大军同日抵达长江北岸。
拓跋焘在瓜步山建起行宫,大会群臣。由于北魏兵马缺少渡江条件,饮马长江已经起到恐吓作用,也炫耀了军威。
正月初二,拓跋焘掠军户五万余户,扬威后北还。
拓跋焘志得意满,晚年脾气变得暴躁又猜疑,经常擅杀大臣,却又常常在杀人后后悔莫及。
在宦官宗爱的煽动挑拨下,拓跋焘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太子拓跋晃。事后拓跋焘发现太子死的冤枉,又十分后悔,对宗爱有了怨言。
这个宗爱见状后,怕被诛杀,于是先下手为强。
公元453年3月,宦官宗爱谋杀了时年45岁的拓跋焘。
然后矫皇后令,杀死东平王拓跋翰,迎立南安王拓跋余,随后又杀死了拓跋余,连杀两个皇帝,引起朝野震动,朝臣们联合起来发动政变,杀死宗爱,迎立太武帝之孙,也就是太子拓跋晃长子拓跋濬为帝。
纵观拓跋焘的一生,统一了北方,又亲率数十万铁骑直抵长江北岸,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饮马长江的北方少数民族皇帝。
魏收在《魏书》中盛赞拓跋焘:“世祖聪明雄断,威豪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险夷。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廊定四表,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岂非神睿经纶,事当命世?”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叹曰:“左衽之盛,未之有也!”
左衽,是指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服装特征,其意是说:草原民族在拓跋焘的带领下,其强盛前所未有。拓跋焘“兼有青、衮,包司、豫,摧赫连,开关中,枭冯弘,吞辽碣,掳沮渠,并河右,高车入臣,蠕蠕远遁,自河以北,逾于大漠,悉为其有;子孙称帝者,百有余年。”
作者:陈二虎
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东晋末年崛起,一度掌控了大片领土,甚至逼近了统一天下的门槛。然而,尽管...
刘裕 2025-02-22 刘裕篡晋建宋:从权臣到开国君主的历程刘裕,作为东晋末年最具权势的大臣,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最终废除了晋恭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刘宋。这一过程充满了权谋与斗争,展现了刘裕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
刘裕 2025-02-21 从贫寒之子到一代帝王:刘裕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卑微的起点走向辉煌的巅峰。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家境贫困,却凭借过人的才智和不...
刘裕 2025-02-20 兰陵王:历史评价高卓的功绩与魅力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兰陵王高长恭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悲壮的人生结局,赢得了后世极高的历史评价。一、兰陵王的历史背景与身份兰陵王,本名高长恭...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2-13 兰陵王真正死因探析在中国历史上,兰陵王高长恭以其英勇善战、貌美如花而闻名于世。然而,这位传奇人物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一、兰陵王的历史背景与功绩兰陵王,名高长恭,字长恭,是北齐...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2-13 刘裕:并非三国任何人物直系后人,实为楚元王刘交后裔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建立了南朝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刘裕的身世,一直存在诸多猜测,特别是关于他是否是三国时期某位重要人...
刘裕 2025-02-11 揭秘刘裕却月阵:以步制骑的战术奇迹与武功争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裕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武功成就,成为了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战术之一,便是却月阵。这一阵法究竟是如何摆布的?刘裕又是否是历...
刘裕 2025-02-11 司马氏被刘裕赶尽杀绝的真相探析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清洗。东晋末年,司马氏作为皇族,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被刘裕赶尽杀绝。这一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刘裕 2025-02-06 刘裕:从寒门子弟到南朝宋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一步步崛起,最终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一、贫寒出身与早年经历刘裕,字德舆...
刘裕 2025-01-19 刘义符:南朝宋短命皇帝的在位时光与悲剧结局在中国历史上,南朝宋的刘义符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在位时间虽短,但生平事迹却令人唏嘘不已。一、刘义符的在位时间刘义符,小字车兵,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
刘裕 刘义符 2025-01-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