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和冯太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史书上是嫡祖母与嫡孙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只是名义上的祖母和孙子,两人之间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孝文帝并不是冯太后的后代。但是很多人却始终对这样的关系产生疑惑,有人觉得其实他们应该是母子,甚至有人认为他们之间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绯闻关系。这几种关系之间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冯太后和孝文帝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冯太后是孝文帝的祖父文成帝的皇后,正史的记载说她与孝文帝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不过有人认为,实际上冯太后与孝文帝是真正的母子关系。之所以我们要探讨孝文帝的生母是谁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并非太过重要的问题,是因为在孝文帝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这位汉族出身的太后发挥了相当重大的作用,如果冯太后果真是孝文帝的生母,那么可以认为这种血缘关系一定对孝文帝的个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按照此前的看法,冯太后与孝文帝母子说的根据在于:
①孝文帝出生时,其父献文帝只不过年满十三岁,很难想象这个年纪就会生儿育女。
②冯太后去世之后,孝文帝不顾群臣的反对,执意要为太后服丧三年,这原本是对父母的服丧之礼。
③在记述北魏历史的《魏书》中冯太后传中,可以看到有一句极为费解的记载:“迄后之崩,高祖(孝文帝)不知所生。”
④记述当时历史的《魏书》、《北史》等史书都说孝文帝厚待太后一族(冯氏),而对史书中记为孝文帝生母的思皇后李氏一族极为冷淡,本来作为皇帝生母的家族,思皇后李氏一族应该受到厚待才是。
⑤据太后的列传等资料,冯太后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孝文帝出生,而太后同时不理朝政,令人费解。
⑥当时史书也有用“母子”一语来形容太后和孝文帝的关系。
另外,史料上明确记载,孝文帝在太和十二年(488年)时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被太后杀害的思皇后李氏,而太后传却说“(太和十四年)迄后之崩,高祖(孝文帝)不知所生”。显然与这条史料矛盾。
实际上,关于孝文帝出生的秘密,当时可能已经有不少传闻了。
正史中记为孝文帝之父的献文帝,年仅十八岁就被太后胁迫,让位于孝文帝。当时献文帝希望将帝位让给其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鲜卑重臣说道:“父传子位,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在北魏历史中也是如此。显然应该以皇太子(孝文帝)为正统,继承圣德。”极力主张应该由孝文帝继位,于是献文帝只好接受了众人的意见。
假如孝文帝的父亲不是献文帝,那么群臣还会如此发表反对意见么?即便太后势力强大,给众人极大的压力,大概也很难想象鲜卑重臣会认同将皇位让给一个非献文帝所生、不具有继承皇位正统性或正统性成疑的太子。
从平城迁都洛阳之后,太和二十年(496),不满孝文帝改革的鲜卑上层贵族发动了谋反,当时带头谋反的人打出了孝文帝长子即皇太子的旗号。这场谋反具有反对孝文帝路线的特性,假如孝文帝非正统,却推举其长子作为盟主,谋反岂不失去了正当性的号召力?
换言之,孝文帝的父亲必须是具有作为拓跋北魏领袖的正统性的一个人物。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难道是太后的丈夫文成帝?然而,文成帝绝无可能是孝文帝的生父。因为文成帝在465年五月驾崩,孝文帝则是在两年后八月出生。这么看来,孝文帝的生父除了献文帝,别无他人。
孝文帝生于皇兴元年,献文帝当时虚岁十四岁。当时太后虚岁二十六岁。另外,与献文帝十四岁时生孝文帝一样,北魏皇帝很多都是父亲年纪不大的时候生的,例如献文帝是文成帝十五岁时所生,文成帝又是景穆太子十三岁时所生。此外,我们知道胡族之间存在一种收继婚的风俗,即所谓的继承家业的儿子娶父亲生前的夫人为妻(生母除外)的风俗。换言之,孝文帝很有可能就是献文帝和冯太后所生的儿子。这也许就是孝文帝身世的真相。因为如果认定献文帝是孝文帝的父亲,才能够一举消除各种疑问:为什么在当时尽管孝文帝是太后的亲生子这种传言甚嚣尘上,群臣乃至最后献文帝自己都承认孝文帝是可以继承献文帝大位的天子?为什么当时的史书记载了孝文帝的生父是献文帝,而对其生母的记载却有太多语焉不详的地方?等等。
如果正如在太后传中的“迄后之崩,高祖不知所生”所记载的那样,孝文帝是在太后驾崩之时或之后不久才了解到其身世的,那么对于这位非常孝顺的皇帝而言,这种事实将是多么的令人震惊!
大概是因为比常人更加孝顺的孝文帝是在太后去世时才得知事情真相,因此才没有把自己所怀念的母亲(太后)当作杀父的大罪人处置吧。
在孝文帝与其父母之间发生了这些事情,于是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经历对他的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名分上来说,文成帝的皇后冯太后是孝文帝的祖母(献文帝名义上的母亲)。而冯太后实际上却是自己的生母,而且还杀害了自己的父亲献文帝。这样的事情对于堪称胡族中第一文化人的孝文帝来说,无疑是一场野噩梦。产生这种乱象的根源,正是胡族的收继婚风俗。
在太后去世之后,孝文帝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此前他所生活的世界,推行了汉化的政策,其中尤以从猛烈北风劲吹、武力一边倒的北方(平城)迁都到气候温和、沃土千里的中原(洛阳)为代表。在这种改革的背景中,恐怕孝文帝是希望将自己从过去野蛮落后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意志。
另外,北魏为了抑制外戚势力的抬头,有将继位的皇太子的生母赐死的惯例。冯太后之所以毒死献文帝,可以想见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担心会被按祖制赐死。孝文帝之子宣武帝即位后,废除了这一野蛮惯例。
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东晋末年崛起,一度掌控了大片领土,甚至逼近了统一天下的门槛。然而,尽管...
刘裕 2025-02-22 刘裕篡晋建宋:从权臣到开国君主的历程刘裕,作为东晋末年最具权势的大臣,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最终废除了晋恭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刘宋。这一过程充满了权谋与斗争,展现了刘裕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
刘裕 2025-02-21 从贫寒之子到一代帝王:刘裕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卑微的起点走向辉煌的巅峰。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家境贫困,却凭借过人的才智和不...
刘裕 2025-02-20 兰陵王:历史评价高卓的功绩与魅力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兰陵王高长恭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悲壮的人生结局,赢得了后世极高的历史评价。一、兰陵王的历史背景与身份兰陵王,本名高长恭...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2-13 兰陵王真正死因探析在中国历史上,兰陵王高长恭以其英勇善战、貌美如花而闻名于世。然而,这位传奇人物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一、兰陵王的历史背景与功绩兰陵王,名高长恭,字长恭,是北齐...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2-13 刘裕:并非三国任何人物直系后人,实为楚元王刘交后裔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建立了南朝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刘裕的身世,一直存在诸多猜测,特别是关于他是否是三国时期某位重要人...
刘裕 2025-02-11 揭秘刘裕却月阵:以步制骑的战术奇迹与武功争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裕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武功成就,成为了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战术之一,便是却月阵。这一阵法究竟是如何摆布的?刘裕又是否是历...
刘裕 2025-02-11 司马氏被刘裕赶尽杀绝的真相探析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清洗。东晋末年,司马氏作为皇族,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被刘裕赶尽杀绝。这一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刘裕 2025-02-06 刘裕:从寒门子弟到南朝宋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一步步崛起,最终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一、贫寒出身与早年经历刘裕,字德舆...
刘裕 2025-01-19 刘义符:南朝宋短命皇帝的在位时光与悲剧结局在中国历史上,南朝宋的刘义符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在位时间虽短,但生平事迹却令人唏嘘不已。一、刘义符的在位时间刘义符,小字车兵,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
刘裕 刘义符 2025-01-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