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是一母的亲兄弟。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关于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喝酒中毒这件事,《资治通鉴》有这样的记载:“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上幸西宫,问世民疾。”
同时,《旧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后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新唐书》上的记载更为详细:“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吐血数升,淮安王扶掖还宫。帝问疾,因敕建成:‘秦王不能酒,毋夜聚。”
从这些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确实有过中毒的事件发生。但只是“吐血数升”,没有造成生命危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参加这次宴会的都有哪些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也许李建成想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许李建成想摸摸李世民的虚实,于是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他召集兄弟三人在东宫把酒言欢。
李元吉欣然前往并不意外,说不定这就是他出的主意。李世民居然也爽快地去了,这着实有些出乎意料。宴会在一番虚假的客套和问候之后开始了,三人各怀鬼胎,整个宴会透露着诡异。
三兄弟中,应该说李元吉的酒量是最好的,因为他的身体最棒,“为人骁勇,益骄侈”,喝酒对他来说是强项。李建成老成持重,直率仁厚,一般不会轻易喝醉失态。李世民颇有心计,在争夺太子之位如火如荼之际,他也不会贪杯,肯定在试探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但是,酒还没过三旬,李世民居然醉了,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往西宫赶去。好在门外还有一道前来的淮安王李神通,见秦王醉态毕现,赶紧将他扶回西宫安置下来。
接着,就出现了史料中记载的情景,“吐血三升”,惊动了李渊。李渊闻讯后,带着御医火急火燎地来到了西宫,亲自查看了李世民的状态,并给李建成传达敕令:秦王不胜酒力,以后就不要再邀请他晚上喝酒了。
纵观整个事件,透着诡异和邪乎,如果李世民真是喝了鸠酒,那么,下毒的人会是谁呢?我们可以试着来分析一下。
首先,最不可能的是李建成。
虽然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已经明争暗斗了很久,但李建成毕竟还是太子,对李世民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而且李渊对李建成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在大唐政权建立前后,李建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于礼于法、于公于私都是合理的,大臣们也都认同,李渊也没有易储的打算。也就是说,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还是相当稳固的。
就算李世民已经对李建成构成了威胁,聪明的李建成应该有很多种方法对付李世民,犯不着在自己的府邸宴会上,下毒害人,这不是往自己的头上扣屎盆子吗?即便有成功的可能,李世民真在太子府上出现意外,那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肯定做不成了。这种替别人做嫁衣的事儿,李建成不可能想不到,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那么,会不会是李元吉瞒着太子李建成干的呢?
确实,李元吉是一个火爆脾气的人,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唐书》说他“猜鸷骄侈”。
但李元吉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李元吉是最弱势的。那么,要想最终入主东宫,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李建成除掉李世民这个劲敌,然后再想办法对付李建成。或者说制造事端,让李世民和李建成两败俱伤,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也许,这次宴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李元吉有可能瞒着太子在李世民的酒里下了鸠毒。不管成功与否,首当其冲的是李建成,毕竟是在东宫发生的事儿。这不失为一个漂亮的“一石二鸟”之计。
但是,我们要知道,要在戒备森严的太子府中下毒,李元吉是没有机会的。即便李元吉成功地把鸠毒放到了李世民的酒杯里,戒备心很重的李世民,如果看出破绽,来一个将计就计,提出和李元吉调换酒杯,那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最终还会招来李渊的重罚。而且,一旦失手,他和李建成的关系必定会出现裂痕,从而自乱阵脚。
所以,李元吉一旦决定出手,必定会置李世民于死地,绝不会让他仅仅“吐血数升”,难道李元吉买的是假冒伪劣鸠毒?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李世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在李建成宴请李世民之前,两大政治阵营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了,都把对方视作敌对势力,欲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大摇大摆地前去东宫赴宴,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或安排,李世民大可以找出诸多理由推却,没必要以身犯险。
但李世民还是去了,而且呆的时间极短,这说明他在利用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上演一出中毒的“苦肉计”,嫁祸给李建成。
既然戏是演给别人看的,那毒酒的剂量和毒性,就得点到为止,只吐血不伤命是最佳效果,切不可弄巧成拙,丢掉性命。
另外,从李渊的反应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李渊并没有惩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是清醒的,他不相信李建成会蠢到在自己的府邸对李世民下手,所以只是给他带去了口头批评。
实际上,这个批评还带有提醒和安抚的意思,你就安心地做你的太子好了,不要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综上所述,李世民中毒是事实,但凶手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 唐叔虞与李世民: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