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古代医疗机构名称。是专为上层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之初,利用旧有官舍作为各衙门办事的处所,多散处城区,杂然无序。 明英宗 正统七年四月(1442年5月),始在 大明门 (清时称 大清门,在正阳门内。解放后已拆除)东,新建许多官署。太医院署也在这里修建。
明朝的时候,太医院作为专门的医疗机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负责为宫廷治病,还会参加一些民间治疗工作。
嘉靖三十九年,京城附近发生饥荒,许多百姓涌入京城,朝廷下旨赈济灾民,对有病无处治疗的灾民,让太医院负责送药治病。对于太医院来说,选拔人才,补充医官,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太医院的医官来源,主要是由朝廷在各地培养的医生中选拔的。这些医生,在明朝前期时,主要是以医药世家的子弟为主。明朝中期开始,那些不是医药世家,但精通医术的人,也会被列入选拔范围内。
礼部会通过考试,判断医生的本事,那些拔尖的人才,就会被选入御医院。整个过程非常严格,能通过的人非常少。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曾征召近百位名医到京城参加选拔,结果只有七个人能被选入太医院。
这么严格的选拔,当然跟太医院的工作有关。明朝时,太医院的官职分为院使、院判、御医、吏目等医官职位。医官们本事的高明与否,直接关系到皇帝的人身安全。所以,明朝时,御医就成了皇帝的重点关注对象。如果御医表现不错,就可能得到额外提拔。
这种情况在明朝中期尤为明显。特别是从明宪宗朱见深开始。当时,明朝开始大量出现皇帝不经吏部,也不与中枢部院大臣商议,便直接下旨,选拔某位官员上任的情况。
因为是皇帝直接任命,所以这种绕过以往选拔程序的官员,被称为“传奉官”。皇帝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提拔医官,让他们担任御医,乃至更高的院判、院使的职位。
成化二十三年,皇帝下旨,将医官钱宗甫、吴绶、王槃、方叔和、张序,医士蒋宗儒、何凤春、朱佐、杨汝和九人,同时提拔为御医。这种做法,就破坏了原本太医院最初的编制。按照明朝初年规定,太医院中,御医人数仅有十人。明朝中期皇帝直接任命官员的做法,很大程度造成冗官的情况发生。
而且,皇帝为了特殊关照医官,还会让他们兼任一些其他职位,如授予通政司、礼部的职位。获得这种兼职后,医官虽然不掌握实际权力,仍以处理太医院事务为主,但是,医官们已经可以凭此获得超过自己官阶品级的待遇和地位。
当然,医官们要获得这些特殊提拔的待遇,自然要向皇帝证明自己的医术高超。如果没有办法拿出让皇帝满意的真本事,也很难获得特殊的升迁。但是,皇帝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很快遭到文官的反对。
从道义上来说,皇帝将官爵视为自己的私人物品,不经过正常程序,自然有极大的弊端。从利益上来说,文官选拔基本都要经过科举考核,以及严格的程序。如果现在皇帝不经程序,随意提拔官员,对于文官而言,便是一种利益侵害。
文官们开始极力反对。他们不断上奏折,对皇帝进行劝谏。明孝宗即位初期,下旨革去医官所兼任的四品以上官职,又将多余的院判、院使降为御医。后来又下旨,皇帝不再直接任命官员,要杜绝传奉官。
可是,在过去对皇帝权力无法真正限制的情况下,这道旨意,根本没有办法真正执行下去。所以,这段时间内,很多医官仍可以通过皇帝的特殊提拔,成为御医。
到了明武宗,嘉靖继位后,虽然官员的选拔,基本不再由皇帝直接任命,但一些医官,还是会得到皇帝的特旨提拔。
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在宫中险些被宫女勒死,当时得到医官许绅的治疗,大有好转。所以,嘉靖皇帝提拔许绅为礼部尚书。所以,皇帝的特殊提拔,在明朝一直存在。
不过,文官并非毫无作为,在长期的拉锯战中,文官不仅迫使皇帝放弃任命“传奉官”的做法,也让医官的选拔,变得更为规范、严格。
明朝中期开始,吏部按照对文官的考核方式,对太医院医官进行考核。具体而言,就是御史、给事中,会同院使、院判一同考察,给出结果。
御医也以自身能力,分为一等御医和二等御医。后来进一步规范,让都察院专门负责,对御医、吏目进行考察,分为优等、次等、下等。评为优等,可以等候空缺,将来得以升任。次等原职待命,下等直接回家。
所以,御医以下的医官,只有评为优等,才能得到提拔的机会。
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御医们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轻则罢官,重则流放处死。明孝宗驾崩后,为他治病的御医大多受到严惩,其中还有几个御医被处死。前文提到被破格提拔的方叔和,就在这次罢官回家的行列。
总结而言,明朝的时候,想要被提拔为御医,有真正的医术本事才是最牢固的靠山。而提拔的方式,除了被皇帝赏识,破格直接提拔外,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等,也能得到升迁的机会。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黄观:才华横溢却遭朱棣迫害,最终投江自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一举夺得“六省状元”的殊荣,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却因得罪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