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帝,名柴宗训(954~972年),周世宗柴荣第四子。柴荣病逝世后继位。在位半年,为赵匡胤废后病逝世,长年18岁,葬于顺陵(今河南省新郑县城北廓店)。柴宗训,原封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逝世,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柴宗训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后临朝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他在位时代,以李重进兼淮南节度使,防备南唐;以韩通兼天平节度使,戍守开封东北面;以赵匡胤兼归德军节度使,戍守开封东面;以向训为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戍守开封西面。
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节度使溘然有人来报说,大辽和北汉合兵南侵,范质敕令赵匡胤带领禁军北上抵抗。禁军达到陈桥驿后,发生陈桥兵变,拥戴赵匡胤为帝。赵匡胤杀回开封,建立宋朝,废黜柴宗训,降封他为郑王。后周灭亡。不久,柴宗训被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安置,去世,谥号为恭。
飘摇帝位
柴宗训为周世宗柴荣第四子,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训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后周恭帝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此时,赵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延钊是赵匡胤的少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也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与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
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担任了。在侍卫司系统的高级将领中,原来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之谊,当时他正领兵驻守在淮南扬州,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虽然不是赵匡胤的人,但势孤力单,无法同赵匡胤抗衡。
陈桥兵变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小皇帝柴宗训征得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当天下午,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晚上,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
有人说:“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那个官员到赵匡义那里,还没有把话说完,将领们已经闯了进来,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说:“我们已经商量定了,非请点检即位不可。”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赵匡胤的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和王审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门。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回京城。
周宋禅代
官修史书为尊者讳,将赵匡胤写得无比被动。赵匡胤骑在马上,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于是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败笔是王彦升杀死了试图组织抵抗的韩通和他的家人,给赵匡胤的和平演变涂上了后周忠臣的鲜血。王彦升就此被赵匡胤恨上了,终身没有当上节度使。
与范质、王溥的见面比较富有戏剧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诉范质等人,当时早朝还没有结束,宰相范质抓住王溥的手说:“仓促谴将,吾辈之罪也。”手指掐入王溥的手,几乎出血。王溥一句话也不敢说。赵匡胤见他们时,装出为难的模样说:“世宗待我恩义深重,如今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说怎么办?”范质不知该怎么回答。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叫了起来:“我们没有主人,如今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快下拜。
然后举行禅让仪式,但人到齐了,却没有禅让诏书,翰林承旨陶谷从袖子中拿出一份,于是就用了这份诏书。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外地生活
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享年20岁,被谥为恭帝。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 赵延寿与赵匡胤:历史深处的家族渊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家族渊源更是扑朔迷离。赵延寿与赵匡胤,这两位在五代十国及北宋初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4-02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 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的深层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宋太祖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北宋王朝。然而,在他统治时期,却曾提出过一项令人瞩目的决策——迁...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0 赵匡胤:皇帝之前的战神传奇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领导力,书写了一段从战神到帝王的传奇历程。在登上皇位之前,赵匡胤已经是一位名震四方的战神级别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0 天降皇位:历史上改朝换代最轻松的皇帝——赵匡胤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皇位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权力斗争、残酷的宫廷政变,甚至是连年的战争。然而,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登基之路却异常顺利,仿佛皇位是“天上掉下...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11 赵匡胤称帝:自愿还是被迫的历史抉择?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称帝之路一直备受关注。他从一个普通的武将,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宋朝。关于他称帝是自愿还是被迫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2-28 宋太祖赵匡胤:何以与秦皇汉武唐宗并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与宋太祖,这四位帝王因其卓越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人并称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其文治武功虽...
秦始皇陵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2-28 赵匡胤与朱元璋:对待功臣的差异及原因探析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两位君主在对待功臣的态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和平地解除了大将们的兵权,而朱...
朱元璋多少岁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2-26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传奇人生与异姓传位的背后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后周太祖郭威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出身贫寒,历经磨难,最终开创后周王朝,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然而,他却在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异姓养子柴荣,...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2-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