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原名蔡琰,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姿容艳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奇女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蔡文姬的父亲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蔡父因得罪太监而被流放到朔方,董卓掌权的时候,蔡父已回到了洛阳。董卓听说蔡父深受老百姓敬重,在民间很有影响力,于是屡次力邀蔡父出山,并一再为他加官进爵,最后竟被封为高阳侯。
董卓久闻蔡文姬的芳名,有次借自己大摆生日宴席的机会,见到了怀抱“焦尾琴”的蔡文姬,一时间惊为天人,说啥要认蔡文姬为“义女”。
蔡父知道董卓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写了封书信派人送到曹操那里,要曹操以文姬叔父的身份赶紧去卫仲道家,把文姬的婚事定下来。在曹操的斡旋下,卫家很快就把文姬娶进了家门。董卓听闻消息后,心里不是滋味透了,他有心去卫家夺人,又碍于卫家也是氏族大家,是前朝名将卫青的后人,只得求人画了张文姬的画像,挂在房间里以慰相思之苦。
董卓的心腹司徒王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认为天赐良机,自己除掉董卓的机会到了。于是将自己府里的歌姬貂蝉先许给将军吕布,然后又将貂蝉打扮成画中蔡文姬的模样,送到了董卓的府上。董卓欣喜若狂,整日与文姬模样的貂蝉花前月下。吕布身为大丈夫,焉能咽下这口恶气,他杀死董卓后,自己也自杀而亡。
董卓死后,朝中大权落到王允手里,他本想拉拢蔡父为自己效力,见蔡父不知好歹,还去给董卓上坟,一气之下,将蔡父打入大牢。蔡父郁郁而终,竟死在了大牢里。
此时的蔡文姬,在卫仲道英年早逝后,不堪忍受婆家人对她的寒脸冷语,啥东西也没要,背着一把“焦尾琴”,风尘仆仆回到了自己娘家。
面对那座熟悉的院落,文姬竟生出了恍若隔世之感。母亲早逝,如今父亲也没了,只有院中那棵银杏树,还枝繁叶茂地疯长着。
文姬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自己,她放下“焦尾琴”,简单打扫了一下房屋,就开始生火做饭。已经好多天没有吃东西了,她实在是太饿了。站在院子里,望着夕阳中袅袅升腾起的一缕缕炊烟,文姬泪流满面。
东汉末年,以郭汜为首的叛军祸乱关中,中原大地乱成了一锅粥。北方的匈奴,乘机大肆骚扰边境,时不常地就跑到中原大地烧杀捋掠一番。老百姓是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人们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流离失所,四处逃难。
蔡文姬没有跑,她不是不害怕,她也怕,但她知道自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就真是跑,也跑不到哪里去。
有天黎明时分,她正在院子里练琴,门外传来一阵乱纷纷的马蹄声。文姬心里一惊,琴弦断了一根,她摇头叹了口气,刚想钻进屋里躲起来,一帮匈奴士兵骂骂咧咧地就闯了进来。他们一见一身素色衣服的文姬,美得跟画中人似的,就被惊住了。
文姬知道跑是跑不了了,她从腰中抽出一把匕首,鄙视地瞥了几眼匈奴士兵,一咬牙,向自己的胸口上扎去。
不知道过了几天几夜,文姬睁开了眼睛,她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大帐子里面,周围围了一群丫环老妈子样的仆人,就听她们惊呼:“醒了,这女人命真大,居然醒了”!
有个男人闻声从帐外赶来,一把抓住了文姬的手:“天啊,你终于醒了”!
文姬虚弱地问:“你是谁,问什么要救我”?
那男人情真意切地说:“我是左贤王,我知道你就是大才女蔡文姬,留下来吧,我要照顾你一生一世”!
文姬厌恶地挣扎着从床上爬起,她步履蹒跚着走到帐外,大漠冷风呼啸着扑了过来。她看见在凄冷的寒风中,被从中原掳掠来的那些汉人们,正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他们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满眼是恐惧,满脸是绝望。文姬犹豫了,在悲惨的境遇面前,那么自视甚高的一个女人,就这样失去了抗争的勇气。
她和左贤王成亲后,就在塞外定居了下来。好在左贤王对她是恩爱有加,随着两个儿子的相继出世,她那颗流浪漂泊的心,也渐渐地有了些许依托。只是有时她陪着左贤王和两个小儿子出去游玩打猎时,望着远处中原方向自己的故乡,还是会有离别故土的惆怅忍不住地泛上心头。
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曹操的势力大增,已变成了威震一方的霸主。迫于曹操的强悍,匈奴和汉朝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这时候,曹操想起了自己恩师的女儿蔡文姬,这些年,也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了,他恨自己才有能力去保护这个女人。要是早有能力,她早就把文姬迎回中原了。对于文姬,曹操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怀,她一生见过无数女人,可她认为谁都无法和文姬相比,他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始终都给文姬留着。他派人带着两千两黄金和一对白玉壁 ,去匈奴赎回了文姬。
朔北漫漫黄沙中,文姬归汉的车队渐走渐远,左贤王撕心裂肺地大喊:“文姬,文姬”!
两个儿子稚嫩的声音:“妈妈,妈妈”!
文姬怀抱“焦尾琴”,百感交集 ,肝肠寸断。她不能回答,也无法回答。她只能挥动手指,让自己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在琴弦上弹跳出了《胡笳十八拍》的旋律。
曹操没有把文姬接到自己府里,他怕自己情难自禁,怕亵渎心中最念念不忘的红颜知己。在驿馆休息了几天后,他做主将文姬嫁给了青年才俊董祀,并赏赐了一大批金银财宝,作为文姬出嫁的嫁妆。
没过几年,董祀卷进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要案中,被判了死刑。蔡文姬披散着头发,大雪天光着脚板去曹操府上求情。曹操哪忍心见文姬如此狼狈不堪,他被深深打动,就赦免了董祀。
曹操特意为文姬摆了一桌酒席压惊,酒过三巡之后,曹操就问起了当年老恩师家有四千卷藏书的事情。文姬长叹一声告诉曹操,父亲的所有藏书都在战乱中损毁了,自己只记住了四百篇的内容。曹操非常惋惜,就试探着征求文姬的意见,看能不能找几个文人,帮着文姬将那四百篇文章整理出来。文姬一口回绝了,说不用麻烦那么多人,给我准备一支笔,我一个人默写下来就可以了。
文姬住在驿馆里,披星戴月,没用几天时间,就将四百篇文章全部都默写了下来。曹操大吃一惊,这速度也太快了,快到了令人无法相信的地步。于是偷偷找人来核对,竟无一差错。消息传了出去,文姬的才名更加如日中天,连自诩为才子的男人们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曹操想让文姬担任御史,帮助自己整理历史资料,续修汉书,文姬委婉地拒绝了,她以董祀是带罪之身,不适合再在朝廷为官了,要求陪董祀去乡下隐居。
曹操见文姬去意已决,也不好再挽留,只得率领众人,将文姬送出了城外。
夕阳如血,一代才女渐渐远去。她生逢乱世,命运多舛,半生漂泊。她累了,她倦了,她只想重新做回自己,每日不受干扰,弹弹琴,读读书,作作诗。
才女永远是才女,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心中的创作激情是不会被泯灭的。没多久之后,一首自传体骚体诗《悲愤诗》横空出世,再一次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它是蔡文姬一生才情的总爆发,全诗一百零八句, 共计五百四十字,道尽了她一生的遭遇和所生活时代的种种跌宕,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成了中国诗歌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人知的历史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野心或阴谋暴露得极其明显,以至于连普通人都能轻易察觉。那么,这句成语究竟是谁说的呢?它背...
司马昭 2025-03-26 蔡文姬暗恋曹操:才女情愫背后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蔡文姬与曹操的故事总是引人遐想。作为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为何会暗恋上这位雄才大略的枭雄曹操?这背后既有个人情感的纠葛,也有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
曹操怎么死的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3-25 曹操与蔡文姬:情深缘浅,何以无非分之想?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如同一曲悠扬的琴音,穿越千年,仍令人回味无穷。曹操,一代枭雄,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名垂青史;而蔡文姬,则是东汉...
曹操怎么死的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3-24 司马昭是否知晓邓艾被冤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名将邓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而名垂青史。然而,在灭蜀之战立下大功后,邓艾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被诬陷谋反,最终身死族灭...
司马昭 2025-03-20 司马昭之心:为何人尽皆知及其表现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纵横而著称。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沉的心机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了...
司马昭 2025-03-13 司马昭的心机:深沉难测,连司马懿亦难及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族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沉的心机,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其中,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次子,其心机之深沉,连其父司马懿亦难...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3-13 司马昭:令人敬佩的智者与领袖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智慧、胆略和领导力令人瞩目,堪称一位值得敬佩的历史人物。一、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
司马昭 2025-03-13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情深,共铸辉煌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家族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尤其在三国时期及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亲兄弟,更是政治上的...
司马昭 司马师 2025-03-13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谋与才能的较量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族以其卓越的权谋和才能,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其中,司马师与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杰出儿子,各自在曹魏末年及西晋...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3-06 司马昭:历史中的病逝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至西晋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时代。其中,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存...
司马昭 2025-03-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