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好几次迁都的历史,尽管迁都一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朝代。以上问题历史资料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公元976年,赵匡胤游览故乡洛阳,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不是理想的都城,于是提出迁都洛阳的计划。
公元1391年,朱元璋命令太子朱标巡视关中,考证明朝都城事宜,其实就是想要迁都西安,所以才有太子朱标“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
众所周知,北宋都城开封与明初都城南京,都不是理想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以赵匡胤与朱元璋的眼光,都能发现其中的弊端,所以才有迁都计划。但无论是宽容的赵匡胤,还是强硬的朱元璋,最终却都没能实现迁都计划,这其中隐藏了什么历史内幕,背后又有什么曲折的历史是非?
公元976年,游览洛阳的赵匡胤,对比开封与洛阳优劣之后,突然提议迁都。
在赵匡胤看来,开封优点的确很多:一是开封地处黄河中游的南岸,黄河在这里做放射状,很适合开凿运河,有四通八达之便,所谓“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荆湖之运漕”,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有利于“居中御远”,二是周世宗柴荣时,汴梁已经拥有三重城墙,城高池深,城内建筑规整,道路宽阔,已颇具帝都风范,三是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都立都于开封,历史悠久。
但开封有一个致命之处,即无险可守、易攻难守,属于“四战之地”,尤其缺少幽云十六州的保护更是危险。相反,洛阳虽然自唐朝后期开始的连年战乱,城市破坏严重,经济凋弊不堪,但却坐拥山川之险,“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而且,洛阳还是赵匡胤的故乡。赵匡胤如果把都城迁到洛阳,既有利于防守,还可以省去大量军费开支,减少百姓徭役支出,减轻国家的负担。
按说,国都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赵匡胤眼光非常深远,历史证明定都开封并非良策。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提议应该得到执行才对,但为何最终失败了呢?
赵匡胤的远见卓识并未得到群臣的支持,相反群臣以各种理由反对,洛阳城市破败不堪,经济凋敝,交通不便,不适合立为国度,“迁都洛阳,就会动摇国本”。有一种说法是朝中群臣俱在此安居多年,早在开封安家置业,不想迁都洛阳,于是找出各种理由反对。
群臣反对,并未让赵匡胤回心转意,而是倔强的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最终让赵匡胤放弃迁都决定的,是赵光义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这一理由,随后赵匡胤才无奈之下起驾回京。
同年10月,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第二天清晨,赵匡胤离奇暴死,享年五十岁,北宋迁都洛阳计划就此搁浅了。
当然还有一种猜测未得到证实,就是赵光义作为开封府尹,经营多年,培植了大量自己的势力,一旦迁都,必然重新洗牌,对觊觎皇位的赵光义甚至是釜底抽薪。反过来,赵匡胤迁都是否有洗牌赵光义势力的考虑,这就不得而知了。
据历史记载,放弃了迁都计划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忧心忡忡地说:“不出一百年,天下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要耗尽!”果不其然,过了不到百年,北宋民力几乎耗尽,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百姓都入不敷出,1126年金国挥戈南下,包围开封,第二年攻破开封,酿成了汉人历史上又一幕耻辱惨剧。
与赵匡胤迁都遭遇群臣反对不同,朱元璋是强势皇帝,为何也遭遇迁都失败呢?
1391年,朱元璋起初国都构想是“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凤阳府)为中都”,但御史胡子祺有过一番分析,改变了朱元璋的构想。
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肴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
胡子祺指出,开封无险可守,洛阳有过历史上迁都的教训,只有“举天下莫关中若也”,认为西安才是最适合建都之地。朱元璋同意这一观点,以“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于是派遣太子朱标巡视关中,为迁都西安作准备。
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和洛阳,比较两地的地形,回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然而,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并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至1392年时已经65岁了,首当其冲的不是考虑迁都,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问题,而是需要考虑皇位继承人之事,如何培养朱允炆,于是朱元璋迁都问题搁浅了。
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即位之后,立即开始削藩,引发藩王反弹,最终朱棣靖难成功。但朱棣称帝之后,又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至此,明朝都城变成了南北二京,迁都西安之议不了了之。
笔者认为,无论宋朝赵匡胤,还是明朝朱元璋,在迁都计划上都存在“人亡政息”的因素。如果赵匡胤与朱标没有突然去世,可能这两个王朝就会迁都成功,中国历史也会大变样。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的深层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宋太祖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北宋王朝。然而,在他统治时期,却曾提出过一项令人瞩目的决策——迁...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