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西征背景:蒙古帝国的野心与局势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蒙古帝国迅速崛起。其子窝阔台即位后,大蒙古国进入蓬勃发展的上升时期。此时,蒙古帝国的领土已扩张到中原、中亚、西亚等地,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蒙古贵族的征服野心急剧膨胀。
当时,花剌子模、金国等国已被蒙古军队征服,但钦察联盟等东欧游牧民族仍对中亚商道构成威胁,且南宋也被蒙古军队侵扰,处于守势。为了消除这些威胁、掠夺财富、开疆拓土,窝阔台决定发动对钦察联盟的西征。同时,王兄察合台提议由各宗室的长子、长孙率军出征,万户以下各级那颜(千户首领)的长子从征,希望借此让下一辈积累战斗经验和政治资本,于是这场西征被称为“长子西征”。
筹备与出征:诸王集结,先锋开路
1235年,窝阔台在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出征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此次西征的主要参与者有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六子合丹;术赤的长子斡儿答、次子拔都、三子别儿哥、五子昔班、六子唐兀惕;察合台的六子拜答儿、孙子不里;拖雷的长子蒙哥、七子拨绰等,“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以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速不台为先锋,西征军的兵力约十五万人”。
尽管拔都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实际指挥掌握在老将速不台手中。速不台作战稳健,在军中颇有声望,且熟悉即将对阵的敌人。他曾参与第一次蒙古西征,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时,从里海东岸追至西岸的高加索地区,翻越高加索山一路向北,征服里海西岸和北岸的阿兰人和钦察人,横扫钦察草原,与更向西的保加尔人交过手。
1235年底,拔都及其兄弟们组成的先锋部队开始向西进发。
征程推进:征服钦察与罗斯诸国
征服钦察
1236年秋,蒙古大军15万人集聚伏尔加河中游,攻取保加尔人因资源丰富而闻名的不里阿耳城。顺利攻陷城池后,蒙古人在这里度过严寒的冬季。次年一开春,便率大军攻向下游的钦察人。在强大军事压力下,钦察人首领八赤蛮逃往伏尔加河上的一座岛上,最终被拖雷的长子蒙哥率军生擒。
攻克罗斯诸国
1237年秋天,库曼人被击溃后,拔都的主力继续西进,征服了钦察人、不儿塔思人与莫尔多瓦人的国家,征服了直到罗斯东南境(梁赞国)为止的里海及亚速海全部地区。1237年12月16日,蒙古大军开始围攻梁赞。梁赞大公·罗曼和他的兄弟尤里拒绝投降,这场战斗极为惨烈,梁赞人坚守了数天,最终城市陷落,蒙古人对此地开展了残酷的大屠杀。
接着,蒙古大军继续挺进,洗劫了莫斯科,并于1238年2月3日兵临弗拉基米尔。2月7日,拔都向弗拉基米尔发起猛烈进攻,最终城破,蒙古大军涌入城中,大屠杀随之开始。同时,拔都派出的另一支蒙古军马攻占了苏兹达尔。1238年3月4日,拔都的人马与罗斯军队在西齐河爆发战斗,罗斯军队被击败,弗拉基米尔的尤里大公战死。3月中旬,蒙古大军向诺夫哥罗德进发,但因天气原因或诺夫哥罗德的纳贡求和而撤退。
拔都在回军的路上,遭遇了科泽利斯克镇的激烈反抗,双方周旋达七个星期之久。罗斯大草原南部的库曼人也屡屡败于蒙古大军,库曼人的首领·忽滩汗带着残余人马约四万人向匈牙利的方向逃去。
深入欧洲:进攻波兰与匈牙利
进攻波兰
1241年春,拔都分兵两路,一路由诸王拜答儿、大将兀良合台率领攻孛烈儿(波兰)。拜答儿一军破散多米儿城,抵克剌可夫,孛烈儿王亨利二世弃城遁,蒙古军焚毁其城,遂入西里西亚境。西里西亚侯集孛烈儿诸军,与来援之捏迷思(日耳曼)军联合抗敌,激战于里格尼茨,被蒙古军击溃。里格尼茨之战使欧洲诸国十分震惊,感受到蒙古入侵的严重威胁,但由于教皇和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尖锐矛盾,未能采取一致的对策。
进攻匈牙利
另一路由拔都、速不台率领攻入马札儿(匈牙利王国)。速不台此时率领12万人,为进攻匈牙利兵分四路。中军则以拔都和速不台带领,直取匈牙利都城布达。1241年4月,在蒂萨河之战中,蒙古人用投石机向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的阵地投去石块和鞭炮,这是欧洲有记载的第一次火药应用于战场,匈牙利主力被全歼。蒙古人最终占领佩斯城(多瑙河西的布达是首都,河东的佩斯有贝拉四世的行宫),贝拉四世一直向西逃跑,躲到了克罗地亚和亚得里亚海。
西征结束:因大汗驾崩而东返
1241年12月11日,蒙古大汗窝阔台去世。拔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决定返回蒙古。1242年春,他遣诸王合丹率一军追击马札儿王别剌四世。不久,拔都率军东还,1243年初,到达并留驻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斡耳朵。至此,蒙古第二次西征基本结束。
西征影响:改变欧亚格局
长子西征建立了钦察汗国,其领土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斡罗思,对罗斯国家统治达两个多世纪之久,马克思把蒙古人对其征服区域内国家和人民的统治形式称之为“鞑靼枷锁”。这次西征进一步巩固了蒙古帝国在西方的地位,扩大了其疆域,深刻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落,诸侯纷争不断,中原大地陷入动荡。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晋国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脱颖而出,成为春秋霸主,而晋文公无疑是这场霸业传...
晋文公 启 2025-04-10 探寻夏王朝:真实存在抑或历史传说?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夏王朝占据着特殊而关键的地位。作为传统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开启了“家天下”的历史新纪元,对后世王朝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产生...
启 2025-04-08 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奥本海默的传奇人生在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曼哈顿计划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更开启了核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项绝密且影响深远的计划背后,有一位科学...
启 2025-04-08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历史镜鉴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1069—1085),作为北宋中期一场以“理财”“整军”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其成败得失不仅重塑了北宋王朝的命运,更成为后世改革者反思历史的重要样本。从...
启 王安石 2025-04-07 后晋之后:朝代更迭的历史脉络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迭如波澜壮阔的画卷,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后晋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政权,其灭亡后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开启了新的时代。那么,后晋...
启 2025-04-07 启民可汗:隋代东突厥的杰出领袖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启民可汗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作为隋代东突厥的杰出领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启民可汗的生平...
启 2025-04-02 澶渊之盟:维持百年的和平盟约澶渊之盟,作为北宋与辽朝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不仅标志着两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的结束,更开启了此后长达百年的和平时期。这一盟约的签订,对两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
启 2025-04-01 韩非子说难:郑武公伐胡的智慧与启示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韩非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智慧财富。其中,《说难》篇中“昔者郑武公欲伐胡”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
韩非子 启 2025-03-31 曹魏屯田制:内容与意义深度解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曹魏屯田制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农业政策。这一制度不仅在当时为曹魏政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对后世的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一、曹魏屯田制的...
启 2025-03-28 赵云武功修炼之路:从平凡少年到一代名将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赵云以其超凡的武艺和忠勇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人物。那么,赵云的武功究竟是如何练成的呢?一、少年时期的习武启蒙赵云出生于常山赵家村...
赵云 启 2025-03-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