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觉得清军入关是吴三桂一手造成的,正因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才有了此后清朝的三百年江山。实际上,在此之前清军已经先后六次杀入关内,而以明末的局势来讲,即使吴三桂死守山海关,或许只会改变清军入关的路线,而根本无法阻止清军入关。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朝吞并整个漠南地区后,已开始全面威胁中原地区
在大家的印象中,起源于东北的后金,似乎只是从东北方向对关内形成威胁,因而只要守住山海关,清军便无法进入关内。事实上这个局面早已改变,随着后金东进,漠南彻底沦陷,清朝已经开始从北方全面威胁中原地区。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在宁锦、山海关防线难以攻破的情况下,后金便已经开始积极向西扩张,在他的联姻攻势下,蒙古科尔沁、扎鲁特等部便已经归附后金,而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则因为与库图克图汗(林丹汗)的矛盾,为了避免遭到报复,随后也归附后金。
皇太极继位后,东部蒙古各部已经大多归附清朝,因而开始对势力主要集中于漠南地区的库图克图汗进行打击。明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派遣贝勒阿济格与喀喇沁部会盟,与东部蒙古各部共约讨伐库图克图汗。
同年九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西征,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蒙古各部纷纷率兵前来会盟,此时的库图克图汗空有大汗之名,却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面对清军和蒙古联军,只能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
明崇祯五年(1632年)4月,皇太极再度亲率大军西征,会同蒙古各部再度攻打库图克图汗,眼看清军势大,库图克图汗不得不放弃归化城继续向西逃窜。然而,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部众逃散十之七八,库图克图汗逃奔青海两年后在青海打草滩病逝。
明崇祯八年(1635年), 清廷再度派多尔衮、岳托等人率兵西进,招降了库图克图汗剩余的部众,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献传国玉玺出降,大蒙古国汗位至此彻底断绝,漠南蒙古完全落入后金手中,清朝至此从东北和整个北方对大明中原地区形成威胁。
吴三桂投降之前,清军已先后六次入关
由于东部蒙古和漠南蒙古的纷纷沦陷,清军其实已经完全不必从山海关入关。事实也是如此,在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之前,清军已经先后六次从北部杀入关内,且情况一次比一次严峻。
第一次:己巳之变。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皇太极率军(对外号称十万),避开宁远、锦州防线,兵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城。明廷急令各路兵马入京勤王,袁崇焕统率各路援军,阻清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京师之围稍解,袁崇焕便被崇祯下了大狱,结果祖大寿率军还师宁远,皇太极又趁机夜袭卢沟桥,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7000人,继而击败明援军4万于永定门外,明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崇祯三年(1630年)初,皇太极眼看无便宜可占,遂向东连克数城,这才率主力返回沈阳。
第二次。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皇太极在第二次西征察哈尔班师途中,以明朝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由,率兵侵入上方堡,进围宣府。清军攻城,守军以大炮猛烈反击,清军被迫退走应州,兵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震动,连忙诏令总兵陈洪范驻守居庸关,巡抚丁魁楚驻守紫荆关、雁门关,就连已经在河南包围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曹文诏也被调往大同,虽然最终迫使清军退出了关外,但农民军却也趁此机会得以突围。
第三次。崇祯八年(1635年),清军在迫使库图克图汗(林丹汗)之子投降的同时,率军在太原府所属的忻州、定襄、五台等州大肆劫掠一番,这才率军东归。
第四次:丙子虏变。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兵分三路从喜峰口、独石口入关,巡关御史王肇坤率兵抵抗,结果兵败身死,明军被迫退守昌平,清军直逼居庸关、昌平北路。大同总兵王朴驰援,杀敌一千一百零四人,俘获一百四十三人。七月,清军杀入京畿,攻陷昌平、良乡,继而围攻顺义,顺义知县上官荩、游击将军治国器和都指挥苏时雨据城死守,城池陷落后三人均殉国。此后,清军又先后攻陷宝坻(今属天津)、定兴、安肃(今河北徐水)、大城、雄县、安州等近畿州县。
第五次:戊寅虏变。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以多尔衮、岳托为主将,绕道蒙古,从墙子岭、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斩杀明蓟辽总督吴阿衡。崇祯急忙诏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统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等入卫京师,结果卢象升力战而亡。时高起潜拥关、宁重兵近在五十里外的鸡泽,却拒不赴援,听闻卢象升兵败身死后,又率军东逃二十里,结果遭遇伏击大溃,仅只身逃逸。自请督察军情的首辅刘宇亮到了保定,听闻前线战败后也仓皇退入晋州,而清军则乘胜长驱直入,先后攻陷昌平、宝坻、平谷等地,京师震动,崇祯帝又连忙下诏徵总督洪承畴率军入卫,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率援军同行。清军这次入侵连败明军57阵,攻克山东济南府、3州、55县、2关,杀明总兵两名、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畜共462300余,获黄金4037两、白银977460两,活捉德王朱由枢、郡王、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直到次年二月,清军这才出青山口返回盛京。
第六次。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清廷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从黄崖关杀入蓟州,总兵白广恩领兵拒敌,阵斩清军三等轻车都尉斋萨穆、参领五达纳、佐领绰克托、额贝、护军校浑达禅、骑都尉额尔济赫等。然而,清军却长驱南下,至山东兖州,杀鲁王朱以派及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诸郡王、官吏等数千人,先后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获黄金二千二百五十两、白金二百二十万五千二百七十两,俘百姓三十六万九千口及牛马衣服等物。回军时又攻打河北沧州、天津、三河、密云等地,直到次年五月,清军才退军回师。
如上所述,虽然此时山海关尚未丢失,但由于清廷向蒙古逐步渗透,已经可以随时绕道蒙古入关,明廷已经是防不胜防。
明末瘟疫横行十余年,九边重镇已无力抵抗
弘治年间,明廷为了加强北部防线,曾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延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等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在明末卫所制全面崩溃的情况下,除辽东镇外的其余八个重镇已经是明廷最后的战斗力保障(后金崛起后辽东镇已丧失作用),尤其是在整个漠南已经被清廷占领的情况下,想要阻止清军入关,除了固守山海关之外,还必须以八个边镇为核心加强整个北部防线,然而明末的这场大瘟疫,却直接摧毁了明朝的北部防线。
早在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太原等地便曾爆发过一次规模巨大的瘟疫,史料记载“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而到了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再度爆发瘟疫(鼠疫),而由于百姓们逃难,瘟疫开始迅速向周围地区扩散。崇祯九年(1636年)至崇祯十年(1637年),蔓延至陕西榆林府、延安府;崇祯十三年(1640年),蔓延至河北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蔓延至京师地区;崇祯十五年(1642年),蔓延至天津。同时,鼠疫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开始由腺鼠疫转换为肺鼠疫。
关于这场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目前尚无准确记载,但《崇祯实录》却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可见当时瘟疫的严重程度,而根据史学家的推测,万历和崇祯年间的两次大瘟疫,至少造成了陕、晋、冀上千万人的死亡,仅北京的死亡人数便高达20万以上。
这场瘟疫不仅造成了大量百姓的死亡,而且更是直接摧毁了明军的战斗力,尤其是九边重镇中的大同、山西、蓟州、宣府等镇直接被摧毁。当李自成从西安发兵攻向京城之时,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很容易便杀到了北京城下。
明朝京师也是一样,瘟疫之前驻守京师的军队至少有十万,而瘟疫过后便只剩下了五万多人,以至于闯军杀至城下时,守城将领即使低声下气求人守城,仍然是“逾五六日尚未集”,最后连三四千宫中太监都上了城墙。而即使如此,城墙上平均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瘟疫中的守城明军“鸠形鹄面,充数而已”。
这种情况下,明廷的北部防线已经是形同虚设,而李自成灭亡明朝之后,也没有对北部边防进行加强,已经被瘟疫摧毁的北部防线,又如何抵挡清军入关。
综上所述,就算吴三桂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军从山海关入关,无论是明廷还是李自成,都无法抵挡清军入关,唯一能改变的,也仅仅是清军入关的时间和路线罢了。
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杀害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事件,一直备受争议。这一行为不仅深刻影响了吴三桂个人的命运,也对清朝的政权稳固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政治权谋:向清朝表明...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永历帝 2025-01-16 吴三桂未降清朝:李自成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探讨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末年的风云变幻中,吴三桂的投降与背叛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也深刻影响了后续的历史进程。一、吴三桂投降的背景与影响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1-02 揭秘:吴三桂冲冠一怒,真相竟与陈圆圆无关?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因其“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而广为人知,陈圆圆作为故事中的女主角,常被描绘为引发吴三桂叛变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吴三桂的冲冠...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陈圆圆 2024-11-21 永历皇帝被杀前跟吴三桂说了啥?听后感慨不已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命运无疑充满了曲折与悲剧。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之一,他在缅甸被吴三桂俘获,最终惨遭杀害。而在他被杀前与吴三桂的对话,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朱由榔 2024-11-13 背负骂名四百年,吴三桂最爱的居然不是她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而闻名,背负了四百年的骂名,然而,深究历史,却发现他心中最爱的可能并非那位传说中的红颜——...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12 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终结局到底如何?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起义军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顺王朝,却在登基后不久遭遇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打击,最终兵败失踪。关于李自成...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4-11-08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幕后隐藏什么真相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与历史真相。一、传统故事:冲...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08 吴三桂造反已占据半壁江山为何仍未成功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历史时期,吴三桂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他发动的“三藩之乱”,一度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最终却未能成功推翻清朝...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1-08 艳妓陈圆圆为何被当作吴三桂的老婆而非正妻在中国历史上,陈圆圆作为明末秦淮八艳之一,以其绝世的美貌和曲折的人生经历而备受关注。她与吴三桂的关系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尽管陈圆圆在吴三桂的生活中占据了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陈圆圆 2024-11-06 顺治帝将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实在太失策!在中国历史上,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政治博弈与权谋较量。其中,将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的决策,不仅是一场深刻的政治联姻,更是一次颇具...
顺治为什么出家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4-10-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