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考时同一学校在不同省份录取的名额和分数不同,比如大家都想去清华北大,但清华北大在有些地区的录取分数要比北京高一些,录取名额也比北京少一下。据说这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教育公平。
那这种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学者考证说,是从朱元璋时期,而且,是从一个“科举舞弊”大案开始的。
公元1397年,这一年是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已经当了三十年皇帝。穷苦孩子出身的他,特别注意教育公平,希望每个考生都能得到平等的机会。
当年在首都应天府(现江苏南京)举行了第九次国家级考试,学生们从各地赶来,希望鲤鱼跃龙门,走上当官的道路。
考试过程很顺利,但放榜的时候出事了:人们发现,录取的五十二名考生,籍贯全是南方人!
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猫腻?
善于推理(八卦)的人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主考官刘三吾籍贯湖南,是南方人,所以他录取的也是南方人,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视。
当时刘三吾已经八十岁了,高居大学士之位,他不但学问好,而且为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所以给自己起个外号叫“坦坦翁”。“坦坦翁”听有人说他科举舞弊偏袒南方考生,并没有放在心上,抱着“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想法,继续主持后续的考试流程。
那刘三吾到底有没有作弊呢?真没有。
南方考生考得好,是由当时的学术环境决定的。唐宋之后,北方战乱频仍,而南方破坏程度较低,经济和文化都渐渐超过了北方,所以南方考生考得好,确实是因为“硬实力”。
但“主考官舞弊”的社会舆论渐渐开始发酵,认为不公平的北方学生大呼冤枉,这种呼声传到了朱元璋耳中。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总觉得“有人想害朕”;而且,作为一个统治者,他优先考虑的不是事情真相而是政治影响。朱元璋认为,如果这件事没处理好,就可能会寒了北方读书人的心,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朱元璋命令侍读张信组织十二个人重新阅卷。这个张信是个铁憨憨,完全没有理解领导的用心:领导要的是社会稳定,他的做法是寻找真相。张信把卷子看了一遍后,得出的结论是主考官刘三吾做得没错,南方学生就是比北方学生成绩好。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他还拿来一批卷子给朱元璋,有对比就有真相。
张信不懂配合,朱元璋气得不行。有“铁憨憨”就有“机灵鬼”,这时有人读懂了朱元璋的心思,向朱元璋上奏说,张信故意拿北方学生中差等生的卷子给朱元璋看,这是要包庇刘三吾,欺骗皇帝。
朱元璋勃然大怒,也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就将张信与副主考官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将主考官刘三吾发配边疆。
真特么冤!
处理了考官队伍后,朱元璋亲自主持,重新考试。放榜后,一共录取了六十一人。大家惊讶地发现,这次录取的全部是北方的学生。但这次没人敢多说啥,大家互相递了个眼色,心照不宣。
这件事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时开始,科举考试开始找平衡。到公元1425年,政府正式规定南方省份和北方省份录取比例为6:4。宣德年间,又分出中部省份,规定南方录取五十名,北方录取三十五名,中部录取十名。
后来录取比例有所变化,但这套不同区域录取名额不同的制度,却开始流传下来。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朱见深与吴皇后的短暂而复杂的关系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宪宗朱见深与吴皇后的关系是一段短暂而复杂的故事。这段关系不仅涉及皇室的权力斗争,还深刻影响了明朝后宫的格局。一、朱见深的心仪之人并非吴...
朱见深儿子 2025-04-01 清朝内阁的职能与运作机制清朝内阁,作为清朝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之一,其职能与运作机制在清朝的政治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清朝内阁的设立背景清朝内阁制度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明朝...
景清 2025-04-01 秦良玉的兵器:白杆枪与双剑的传奇在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女将军,她以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而闻名,她就是秦良玉。秦良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武艺高超的战士,她的兵器——白杆...
秦良玉 2025-04-01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朝李化龙墓地之谜: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明朝时期,李化龙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墓地所在,却存在着诸多争议和谜团。一、李化龙生平简...
李化龙 2025-03-31 历史对姚广孝的多元评价:争议与赞誉并存姚广孝,这位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卓越的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既是高僧,又是政治家、文学家,更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对于这样一位复杂...
姚广孝 2025-03-28 郑贵妃儿子的悲惨结局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郑贵妃作为明神宗朱翊钧的宠妃,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她儿子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一、郑贵妃与儿子朱常洵郑贵妃,名梦境,是明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郑贵妃 2025-03-28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大顺王朝:短暂而辉煌的存在——存续天数探析在中国历史上,大顺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政权。它由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于1644年建立,却在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兴衰。一、大顺王朝的建立大顺王朝的建立,可以追溯...
李自成 2025-03-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