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古代最具有悲情色彩的皇帝之一。可能很多人都希望李煜不是皇帝,这样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可能会更高,不过李煜要是没这段经历,他还能不能写出如此大气、深刻的作品,恐怕都不好说了。《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应该是作于李煜生命的最后几年,当南唐被宋军占领后,李煜此后的生活注定不会好过。此时各种感慨一并迸发,回想起当年美好的家国情景,不禁令人唏嘘。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到底写于何时,有争议。苏东坡在《东坡志林》卷四引用过这首词并说:
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
显然,苏东坡认为这是李煜国破出降时,与宫娥分别时的作品。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应该是李煜“归为臣虏”之后,“沈腰潘鬓消磨”,痛定思痛的作品,也就是说,写这首词时,他已经当了一段时间俘虏,过了足够久的囚禁生活。
苏东坡将南唐亡国的直接责任推给了樊若水,但实际上樊若水只是献策可以在采石矶架浮桥,使宋军顺利过江罢了。南唐国自从李煜做国君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处在北方强大的赵宋政权的威慑之下,整个国家的人似乎都过着忧心忡忡、朝不保夕的日子。
南唐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说文解字系传》的作者徐锴在临终时曾发出过“吾今乃免为俘虏矣!”的慨叹,因为他死在了南唐亡国之前(974年),他这是在庆幸自己逃过了做亡国之俘的下场,可见大家都一样忧惧深重!
但,悬在头顶上的那把剑终于落下。
975年,南唐灭国,做了14年国主的李煜和子弟45人被宋兵俘往汴京,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囚徒生涯,978年农历七月初七那天,李煜42岁生日,宋太宗终于容不下这个亡国之君,用牵机毒药结束了他的生命。
十四年皇帝,三年囚徒,这就是李煜的一生。
对于自己的一生,才华卓绝的李煜总结得更精彩!他把一生写成了一首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南唐自938年立国,至975年亡国,只有三十八年。所以这个“四十年”有几种说法:1、凑个整数;2、加上了他的囚徒时期;3、他四十岁的生命。这都说得通;南唐版图,最强盛时共辖三十五州,方圆三千里,所以这个三千里基本写实。难得的是平仄、字数都合适。四十年的时间跨度,三千里的空间跨度,这是属于李煜的时空。没有国君的人生经历,一般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气度的。
这是家国一体的时空。是李煜真正真实的人生舞台!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是的,这是他皇帝的生活环境,南唐的皇宫,凤阁与龙楼直连长空,各种名花奇树似轻烟罗带。这是说不尽的豪奢,道不尽的安逸。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实录,他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几曾识干戈?什么时候见识过兵戈战阵?他当然没有经过战争场面,就算是南唐的三千里江山,一半来自于他的爷爷李昪(开国之君),一半来自于他的父亲李璟(李璟相对好战,扩大了南唐版图,也是因为好战,国力衰微),他只是个坐享其成的安乐国君罢了。
这就是他的前半生,真的是温柔乡,欢乐地。但,苦难说来就来!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沈腰”和“潘鬓”都有典故,分别指消瘦的腰肢和斑白的鬓发。“沈腰”来自于沈约,《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写给徐勉的信,称自己又老又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常移孔。”“潘鬓”来自潘岳,他的《秋兴赋》有“斑鬓发以承弁(帽)兮。”
李煜用这两个典故,用以表达他自己在囚徒生活中的苦闷与消磨,这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鬓白腰细是极言苦痛已经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痛定思痛的回忆。回忆自己亡国那一日的情景,教坊在演奏别离的曲调,宫娥们与自己相对垂泪,行将分离,所有的人都知道,从此再也不会相见,生离堪比死别,此情此景,最是伤心不过。
李煜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自己最伤心的时刻,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对他印象最深,刻骨铭心!这绝不是一份简单的人生总结,也不是一般的官样文章。
李煜词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词常常遣词造句如道家常,却又直入人心,每一句都明白如话,其中所含感情却沉郁深厚。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他真挚、直率,有啥说啥,不虚头把脑,他说的都是真心感受,读他的词,像与开诚相见的人谈心。
对,像说真心话。
因为是真心话,所以态度毫不拘束,情感毫不掩饰。吴梅在《词学通论》里说:“二主词,中主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对,他就是“赋”,有啥就说啥,不打比方,不发感慨,不生发,他就是把他经历过的,感受过的,用白描的语言直接精准细致地写出来,像坦诚心事,心交心,因此感人!
当然,这基于李煜的人生经历,他前期生活跟后期生活的对比太强烈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北周武帝宇文邕与后周世宗柴荣都是令人瞩目的帝王。他们各自在其统治时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和胆识,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两...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16 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的传奇人生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出身贫寒到成为一代英主,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早年经历柴荣出生于邢州尧山柴氏...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11-14 李存勗:死于一碗女人乳浆的“战神”皇帝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勗(也作李存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被誉为“战神”皇帝。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君主,最终却死于一碗女人乳浆...
李存勖 2024-11-08 朱温品行不端为何称帝后是儿子杀他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朱温。他从一个流氓出身,最终成为后梁的开国皇帝,然而其品行却备受诟病。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称帝后不久,竟被自己的儿子...
朱温 2024-11-03 李存勖与后唐的辉煌李存勖,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历史上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著称。他不仅是一位英明的统治者,更是一个热爱艺术,尤其是戏曲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后唐的疆...
李存勖 2024-08-16 郭威与后周的传承选择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传位决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案例。他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老婆的侄儿,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郭威,后周的开...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2024-08-16 如果石敬瑭不割让燕云十六州:历史假设与现实影响燕云十六州,位于中国北方,是一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土地。在五代十国时期,这片土地成为了各政权争夺的焦点。其中,后晋皇帝石敬瑭曾面临是否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抉择。那么...
石敬瑭 2024-08-08 终结与新生:朱温灭唐的历史剖析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灭亡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不仅结束了一个长达几百年的王朝,也开启了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朱温作为唐朝灭亡的关键人物,其行为和决策对历史产生了深...
朱温 启 2024-08-07 柴荣的谥号及其历史意义柴荣,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他不仅是后周的开国皇帝,还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柴荣在位期间,以后周太祖郭威的名义进行统治,其谥号为“太祖”。本文将探...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4-08-04 李嗣源之子李从珂:继承与变革之间李嗣源,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李从珂在历史上虽然不及其父的名声显赫,但也是一位值得关注的历史人物。李从珂的生平和统治时期,体现了五代时期军阀混战、政权...
李嗣源 李从珂 2024-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