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手里夺过皇位之后,一个疯狂的逻辑就产生了。朱棣坐在龙椅上,一辈子都在想两件事,朱允炆那小子到底去哪了,还有怎么样才能让下边那帮臣民承认自己抢来的位子。第一件事相对比较容易,他登基之后没多久马上就派出两队人马去寻找。一队人马由一个苦命的哥们胡濙带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民间秘密寻访。另一队就是郑和带队,连续六次以宣扬国威的名义远赴海外,从亚洲一直找到非洲。
而第二件事就非常困难了,朱棣刚一进南京城的时候,没有多少人鸟他,大家用冷眼巴巴看着这位不识字的文盲在皇城里折腾,自导自演着各种登基的准备,可就是没人配合,其实就是看这位燕王独角戏的笑话。朱棣一看这不行啊,得想个办法,不然没人配合他这戏没法唱。于是他就把文官领袖方孝孺找来,只要方孝孺点头,帮他写个登基诏书,他这位子就算是坐下了。
可是方孝孺好歹是一代大名士,高官厚禄、金条美女都不要。还一通质问,说朱允炆虽然不在了,但是朱允炆的儿子还在,怎么着这皇位也轮不到你燕王啊等等。朱棣理亏,没几句就让方孝孺堵的哑口无言,最后只能耍赖,说你写不写,方孝孺就摇摇头。朱棣说你到底写不写,方孝孺把眼一闭头一歪说什么都不写。朱棣火了,这暴戾脾气一上来,好,我让你拽。以往不管你犯多大事,顶多就是凌迟处死,然后家人诛九族。朱棣创造性的发明了个诛十族,把方孝孺除了家人亲戚之外,连门生学徒都一通杀了。
方孝孺本人来了个腰斩痛痛快快死掉了,可他家里的女人们可就遭了殃了。朱棣把方孝孺和黄子澄家里的这些女人从小到大有一个算一个全送到教坊司,说白了就是当官妓,每天平均接待20名大汉,无休止的轮番上阵。不但让这些女人羞辱死掉的方孝孺,还能接客给朱棣赚点外快。后来有些女眷怀了孕,下面人报告给朱棣,没想到朱棣很高兴,说把这些孩子当中的女眷养大继续接客,又能多一笔外快。
下面的文武百官一看朱棣这么狠,都瞠目结舌。但是明朝的知识分子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骨头硬、脾气臭。表面上顺着朱棣,那意思就是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吧。你要是像方孝孺一样直接死扛,让朱棣一刀砍了也就算了,可这些人表面顺从但是谁都知道心里不服气,这样让朱棣更加恼火。于是就开始杀呀,你以前说过我燕王的坏话,杀,你跟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关系好,杀,你整天巴巴跟我怀念什么建文帝,杀,你眼神闪烁是不是不服气,杀。
总之就这么杀呀杀,可是朱棣总觉得这些人打心底里还是不服气,于是他就整天坐在龙椅上眯缝着眼,瞧着下面这帮人,心里想着还有谁不服气,还有谁不服气。后来觉得光靠自己一个人瞎猜,估计没多大作用。于是就把他老爹已经废除的锦衣卫重新启用起来,这可是个好东西。于是南京城中每天夜里,绣春刀飞鱼服到处乱窜。后来觉得还不过瘾,又搞出来了个东厂,一方面跟锦衣卫相互制衡,一方面帮自己刺探更多的消息。从此明朝厂卫制度正是形成,特务成为明朝的一大特色。
光搞这些恐怖政策还是没法让自己获得合法性,有一天朱棣觉得应该干点皇帝该干的事情,好让后世的人觉得自己行,朱允炆不行,所以自己应该篡位。什么叫好皇帝,四个字文治武功吗。文的方面,朱棣找来一帮文人,搜罗大量的民间书籍,然后就是抄啊,搞一个《永乐大典》,你别觉得《永乐大典》是本多了不起的书,说白了就是找来整百上千本散落在民间的书,然后一字不落的抄下来,就宣称是什么千秋大计。后来没多久这原版的《永乐大典》就给扔了,后来他的粉丝嘉靖皇帝又搞了一份,才是现在流传的版本。
至于武的一方面,那就打仗呗。打谁呢,当然是北边的蒙古了,朱元璋封他做燕王目的就是防着北边的边患。然后朱棣就组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蒙古高原,还连续去了五次。其实这五次北征有几次连蒙古主力的面都没见过,打死一群牧民和几个散兵游勇,然后抓回南京就说自己获得了大捷。其中有几次倒是碰上了几支军队,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正规军。要是朱棣北征成效显著,又怎么会在短短几十年后就碰上了土木堡之变这么丢人的事。
着一系列的面子工程百官们都看在眼里,他们又不傻,知道朱棣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所以大家还是多以看笑话的心态瞧着朱棣瞎折腾。朱棣最后也是气不过,干脆迁都,把首都迁到北京去,那是自己的地盘,苦心经营多年,你们这帮南京的王八蛋爱咋滴咋滴吧。晚年的朱棣已经被这件事折腾的神经发狂了,但凡有任何人表示出了一点点不轨的心思,他马上就用世界上最残忍的手段搞死这个人,杀人杀得多了最后会上瘾的。
到了晚年,朱棣经常会为了一点小事,搞得血流成河。最著名的就是他后宫的妃子们之间搞点宫廷诡计,说是一个怀疑一个妃子谋害了另一个妃子,朱棣知道后马上暴走,连后妃带宫女一口气杀了八千多。那真是整个皇宫之内血腥味扑面而来,整个下水系统都给染成了红色。这种残忍手段,恐怕在南北朝五代十国的那些小政权里也找不出几个了。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禽兽,一个魔鬼。
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皇朝,对很多大汉主义者来说,是一个自带荷尔蒙的时代。但是如果详细了解过明朝政治和经济之后,而不是仅仅从《明朝那些事》这种入门级的史书了解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很多猫腻。比如无论你把明朝想的多伟大,他的经济始终都是一团糟,在大航海之后的贸易全球化浪潮中,闭关锁国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再比如明朝从南京建国之初一直延续到永历帝在缅甸被俘的党争,所显示出皇权和士大夫的种种丑陋行径。
如果你穿越到明朝,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可以想象一下,出个远门都必须开证明,既不能出海经商,也无法安安心心的做小本生意,只能带在老家种地。到了明朝中后期,你不但要担负沉重的苛捐杂税,还要给那些数十万姓朱的王爷们贡献土地,以及各种盘剥。要是到了晚明,征辽饷、剿匪饷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只能选择造反或是当个流民去逃难。
当然了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明朝作为一个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自然有他的生存之道。但是有一个现象是明粉们无法解释的,那就是明朝出现混蛋皇帝的密度非常高。在这其中,尤以永乐皇帝朱棣所作所为最狠毒和血腥。作为一个后来人,我们不能片面的评价一个古人,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这个古人的想法和行动。可不管你如何辩解,朱棣的血腥和残忍都是无法抹除的。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小编将明朝的皇帝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
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白文选与李定国这两位将领的名字紧密相连。他们曾共同为南明政权浴血奋战,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白文选最终选择了投降清朝,这一行为引发了关于...
李定国 2025-04-02 徐霞客笔下的著名诗句:自然之美的深情吟咏徐霞客,这位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的《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中国地理学的瑰宝,更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他的笔下...
徐霞客 2025-04-02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周亮工生平与成就简介周亮工,字元亮,又字伯安(又作百安、白安),号栎园,别号减斋、陶庵、栎下生、太白学人、偶遂堂主人等,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同时也是一位历经宦海沉浮...
周亮工 2025-04-02 张良娣:权力与欲望的终局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朱见深与吴皇后的短暂而复杂的关系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宪宗朱见深与吴皇后的关系是一段短暂而复杂的故事。这段关系不仅涉及皇室的权力斗争,还深刻影响了明朝后宫的格局。一、朱见深的心仪之人并非吴...
朱见深儿子 2025-04-01 清朝内阁的职能与运作机制清朝内阁,作为清朝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之一,其职能与运作机制在清朝的政治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清朝内阁的设立背景清朝内阁制度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明朝...
景清 2025-04-01 秦良玉的兵器:白杆枪与双剑的传奇在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女将军,她以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而闻名,她就是秦良玉。秦良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武艺高超的战士,她的兵器——白杆...
秦良玉 2025-04-01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朝李化龙墓地之谜: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明朝时期,李化龙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墓地所在,却存在着诸多争议和谜团。一、李化龙生平简...
李化龙 2025-03-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