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周朝 >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

时间:2022-08-10 10:43:04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古代大臣就很看重谥号这个东西,想知道古代大臣对朝廷社稷的贡献大不大,看他的谥号就可以了。

在我国古代,最早获得谥号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周公,另一个是姜太公。这两位都是周朝定天下的肱骨之臣。所以后来,周天子就给了他们谥号,用来表彰他们的功绩。

在古代的书籍里面,说明了谥号的作用,即对古代立有大功的大臣的一种赞赏,但是,有好的谥号,就会有坏的谥号,即所谓的恶谥,比如秦桧,他一开始的谥号事“忠献”。但是后来,这个谥号就变成了谬丑。前者是善谥,后者就是典型的恶谥了。

一词定褒贬,大臣们的竞争


谥号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体现,在汉朝和晋朝,只有侯爵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获取谥号,所以不要想什么样子的谥号了,你很可能连获得谥号的机会都没有。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所以李广就没有谥号,后来,获得谥号的标准降低了,三品官就能获得谥号,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门槛又提高了,变成了一品官员。不管在哪朝哪代,获得谥号都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而且,谥号是有定额的,就像宫里的嫔妃一样,高位嫔妃都是有限额的。如果有人把这个位子占了,那么你就没有这个位子了,比如范仲淹的谥号是“文正”这就是文臣最好的谥号,所以后代的人都称呼他为范文正公。

曾国藩的谥号也是文正,有了这个谥号以后,其他人就不能用这个谥号了。所以,好多人都好生气,他占了这个位置,我们没戏了啊,真的没戏了,所以,每一次,皇帝给一个大臣谥号文正的时候,其他人都是哀嚎一片。

对于曾国藩获得文正这个称号,最不服气的就是左宗棠张之洞了。因为他们都说洋务派的中心人物,而且,作为清朝的实权大臣,左宗棠其实是有战功的。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位有着收复新疆功绩的大臣,对于曾国藩抢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谥号,显得非常愤怒。

虽然说,谥号只有一品大臣和三品以上大臣才能获得,那么那些古代官位没有到,而德行又还不错的大臣,他们的谥号应该怎么办呢?

官位不到的大臣,,可以由大臣们私底下进行一下谥号的赠予,但是,这种赠予是非官方的,是不具有法律意义的。所以,这种谥号通常不在大臣们追逐的范围之内。

谥号的变化与发展

在不同的朝代,对谥号的等级也有不同的说法,例如在西晋时期,人们不讲究,谥号随便搞一个也就算了,你只能分出来是美谥还是下谥,其他的一概看不出来,到了唐朝的时候,谥号就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等级,最高级的谥号为“文贞”。

例如唐朝名臣魏征,他的谥号就是“文贞”。这个称号是唐朝的最高荣誉,好多人都争夺,而到了宋朝,因为要避讳皇帝的名字,所以“文贞”就变成了“文正”。

依然是众位大臣抢破头的一个谥号。

也是从宋朝开始,官员的谥号开始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首先,开始有了明确的等级分辨,比如,这个谥号比那个比那个谥号要高一级。

有了这样一个共识,文官里面谥号最高的是文正,而武官里面位置最高的则是武忠。这大概也是文臣武将分工不同的缘故,文官的职责,贵在守正,而武官的职责,则是对于国家的忠诚,对于这个区别,朝廷大臣们还是很拎得清的。

不过,文臣武将,都是替朝廷干事情的,对于,也有一类通用的谥号,通用的谥号当中,最高级别的就是忠武。

一般情况下,通用谥号当中的最高等级,要比单纯的文武官的谥号等级要高一些,你可以理解为学贯中西。例如岳飞的称号,就是忠武,虽然大家一般都喊他岳武穆。

不过,文正这个称号的稀有程度,甚至超过了通用谥号,在明朝,仅有三个人的谥号是文正,再加上一个南明时期给的文正称号,这个称号给了方孝孺。

但是他老人家被灭了十族,即便真的有文正这个称号,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到了清朝,第一个问题正是乾隆时期的一位大臣,后面有好几位都是皇帝的老师,皇帝大概是顾忌师生情谊,于是乎很多帝王的老师最后都拿了文正的称号,其中一个据说还为咸丰帝的即位出了非常大的力。

官员对谥号的追求

总之,在古代,你首先得是进士出身,其次你的官做得非常大,然后你得非常小心,努力做好事,然后你还得保证自己在政治斗争当中不会站错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才能得到一个好的谥号。至于能得到多好的谥号,那对不起,完全看运气。

有些稀有的谥号,更是整个朝代获得的人只有个位数,那就是正宗的可遇而不可求了。比如说,曾国藩拿到文正的谥号以后,那些和他同时代的人就彻底无缘文正这个称号了。

而左宗棠因为在考试方面不行,没有拿到进士出身,所以他的谥号不仅排名非常靠后,而且还是皇帝特别赐予的。按照一般的流程,他连谥号都不会有。

而另外一位大臣张之洞则是临了临了,人生的最后一道折子得罪了权贵,最后也是随便就搞了一个谥号,让张之洞的后人气了半死。救李鸿章稍微好了一点,拿了个文忠的谥号。

所以说,古代官员对谥号的追求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尤其是某些高级谥号,那更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

不过,有的时候,也会有恶谥的发生,对于那些谥号不好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算得上是遗臭万年了。但是,遗臭万年也是要有一点分量的。总之,只要是和谥号扯上关系,那证明你最起码都是高级官员了。

其实,不光是大臣,有的时候,皇帝也是这样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庙号,能有多疯狂,大概也是我们料想不到的。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这是所有大臣的想法。而皇帝,也是在意千秋之后的史书平说的。

古代人为了让谥号这个东西变得更加公允,还专门弄了一个系统的东西,比如,什么样的人可以背称作文,什么样子的人可以被称为武。

也就是说,谥号都要按照基本法来,否则就不行,即便如此,在皇帝给大臣定谥号的时候,也经常会有一批人在那里吵架,给这个人的谥号定高了呀,给那个人的谥号定低了,等等等等,没到这个时候,礼部的人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谥号,也算是古代帝王鼓励大臣要好好做事的一个手段,看看,干得好就可以青史留名啊,还不赶紧加油干。

人物: 周公 分享 上一篇: 周朝真的有八百年吗 怎么存在那么长时间 下一篇: 周朝有哪些特别之处?为何能持续八百年之久呢?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