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和隆科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驾崩前,为何点名要求隆科多陪葬?
“九子夺嫡”一直是清宫戏中热门的话题。
为了争夺皇位,康熙皇帝的九个孩子先后加入了争夺皇位的内斗序列。
在老皇帝行将就木之前,他列出了殉葬者的名单,其中就有大臣隆科多。
这可吓坏了隆科多的主子四阿哥胤禛,经过他的调节,隆科多才化险为夷。
最后他不但没有陪葬,反而一路高升,这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的接班人
康熙皇帝的一生可说得上是波澜壮阔。
然而他的晚年也避免不了众多儿子为了争夺皇位而打得头破血流的惨剧。
他青年时期就已经定了初任皇后赫舍里的儿子允礽为太子。
允礽也在他的舅父索额图的辅助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但是康熙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
允礽做了几十年的太子都无法转正,这就给了其他兄弟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且康熙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为了历练自己的孩子们,他给予了其他阿哥比较大的权力。
其中大阿哥掌管军队,八阿哥负责政务,其他阿哥们和朝廷大臣们则纷纷站队。
四阿哥胤禛一开始是站在太子允礽一边的。
但是允礽遭到了大阿哥的陷害,本身自己工作中也出现了错误。
他被康熙皇帝给废黜了。
太子位置一旦出现了空缺,其他阿哥更是变本加厉地去抢夺太子之位。
大阿哥虽然扳倒了太子,但是他不念手足之情,最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和太子一起被康熙皇帝给圈禁起来。
八阿哥虽然名满朝堂,但是他过于沽名钓誉,收买人心,在朝堂之上被称为“八贤王”,这也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提防。
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儿子在父亲寿终正寝之前取代父亲的不在少数。
就连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不也是把父亲架空抬上了太上皇的位置,自己当上了皇帝。
这些当上了太上皇的先皇,各个晚景凄凉,李渊忙着生孩子来发泄愤怒;李旦不问世事,孤独终老;李隆基则被锁在冷宫里面,最后病死了。
如果康熙皇帝敢步入他们的后尘,保不齐自己最后也会像太子和大阿哥一样被圈禁在宗人府中,老死终生。
这种悲惨的结局是他这样雄才大略型的帝王所不能接受的。
相对于咄咄逼人的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这些人,他更加钟爱低调,务实的四阿哥胤禛。
考察再三,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四阿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皇亲隆科多
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佟国维的第三个儿子,同时也肩负着京城保卫工作,在步军统领衙门担任步军统领一职。
国舅的身份外加担任着重要职位,他自然成了众位皇子拉拢的对象。
但是在佟国维的告诫下,他为人处世相当低调,不轻易去众位皇子身边站队,只是一心去办理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一点他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赏。
康熙皇帝赋予了他许多特殊的权力,甚至要他秘密的监视被圈禁的皇子们和其他王公大臣们的动向。
可以说,他成了康熙皇帝最信任的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站队也将影响大清未来的走向。
虽然他明着保持中立,但是他明显地感觉到老皇帝心中未来的人选是四阿哥胤禛。
因此他提前悄悄地投到了胤禛的门下。
有了他在康熙皇帝身边做内应,胤禛自然如鱼得水,能够进一步揣摩圣意,料敌先机,懂得接下来怎么去准备。
这样看似八爷党明面上处处咄咄逼人,但是却已经在关键的地方失败了。
在康熙皇帝即将去世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除了贴身太监,就只有隆科多一人。
这样隆科多的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然而突然有一天,康熙皇帝颁布懿旨,挑选陪葬人选的时候,竟然提到了隆科多的名字。
这一句直接震动了整个寝宫,吓得隆科多当时就跪地不起,不知所措。
要知道皇帝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是圣旨,岂能胡说不成。
隆科多在康熙皇帝正式发布圣旨之前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四阿哥胤禛,祈求他在康熙皇帝面前给自己说好话。
先贬后升的套路
胤禛不敢迟疑,第一时间就跑到了康熙皇帝的病榻前,前去探望“病情”。
在一番漠不关心的寒暄之后,他切入了正题,想要了解父亲的接下来的心愿。
康熙皇帝岂能不知胤禛的真实目的。
他就借坡下驴给胤禛讲起了唐太宗贬斥李勣,等唐高宗上台之后,再亲自封赏李勣的典故。
胤禛是个绝顶的聪明人,立刻就想到了康熙皇帝要对隆科多进行贬斥的意思。
所以当康熙皇帝提出要求隆科多陪葬之后,他就大力地为隆科多说好话,劝说康熙皇帝改变意思。
父子俩这一唱一和的演戏,把周围的太监们都瞒过了。
最后隆科多以玩忽职守遭到了贬斥,罢免了部分官职而告终。
能够保住性命,隆科多自然是松了一口气,佟国维又不失时机地敲打他,要他学会忍耐,懂得把握时机。
从此之后,隆科多学会了夹着尾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低调做人,生怕已经陷入糊涂的康熙皇帝再想起他。
不出所料,康熙皇帝在临终的最后一刻把皇位传给了胤禛。
这引起了其他阿哥的愤慨和不满。
成为皇帝之后,胤禛首先就恢复了隆科多的官位,并且授予更高的爵位。
这一点让隆科多感到受宠若惊,他发誓一定要拱卫好皇上的安危。
步军统领衙门本来就是他的地盘,人员也都是他的嫡系,执行起他的命令一点也不含糊。
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就控制住了整个皇城。
八爷党的大小官员纵使有千斤的力气在皇城之中也无法施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胤禛登上皇帝的宝座。
在隆科多和十三阿哥允祥的支持下,胤禛逐步站稳了脚跟,开始了对其他反对者的清算。
也就是在这一刻,胤禛才真正体会到了老父亲为何在临终之前,传话要隆科多陪葬的真实目的。
老皇帝对他的恩宠无法转移到新皇帝(雍正)身上,只有先将其贬斥,然后由新皇帝再施加恩宠,他才会更加尽心竭力辅佐新君。
结语:
然而隆科多在之后的日子里逐渐地忘记了当年雍正皇帝的恩宠,最后也走上了结党营私的道路,被坐稳皇位的胤禛给铲除了。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 孝昭仁皇后出身高贵,康熙为何却对她情感疏远?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作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弘毅公额亦都的孙女,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的次女,其出身之高贵,在清朝后宫中堪称翘楚。然而,尽管她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
康熙的儿子们 孝昭仁皇后 2025-02-07 钮祜禄氏的特别之处与康熙召见弘历生母的缘由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钮祜禄氏作为乾隆帝弘历的生母,其身份和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康熙帝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家族渊源。一、钮祜禄氏的出身...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