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代和崇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代灭亡之前,就没有翻盘的机会吗?崇祯最后为什么放弃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崇祯帝寄予厚望的洪承畴被清军生擒,使得明王朝的松山、锦州两军队事重镇尽归皇太极所有。当时,崇祯帝为辽东一带倾注了无数心血,不料到头来竟落得个这样的结局。消息传来,崇祯帝悲痛不已。
其实,这位从兄长手中接过皇位的少年皇帝,从即位之初就想着要中兴大明。
但惋惜的是,农民起义越剿越多,边患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锦州失陷后,辽东大局彻底陷入了糜烂,短时间内再无起死回生的可能。无可奈何之下,崇祯皇帝想出了同皇太极议和的方法。但是,从宋代以后,朝廷中的大臣们都一直将议和视为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
的确,南宋的宋高宗软弱无能,为了能够苟且偷安,他不惜与金国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可是,平心而论,简单地将“议和”与“卖国”等同起来实在有些草率。此时的明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中,根本无法长时间维持两线作战。因此,崇祯皇帝做出议和的决定,比较适合当时的局势。
但不料,当崇祯帝试探性地提出议和的主张后,朝中是一片哗然。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臣们,让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们却提不出来,但若唱起反调来,他们可是一把好手。顾及到自己的名声,崇祯帝只好悻悻改口,称自己绝无议和之心。如此这般,朝臣们反对的声浪才低了下去。下朝之后,崇祯帝唤来兵部尚书陈新甲,将议和的大事交给了他,让他务必在暗中进行。
此次议和大事若能顺利进行,那么,明王朝的辽东压力定能得到极大的缓解。这样的话,崇祯帝也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剿灭农民军上。但惋惜的是,因为,陈新甲的疏忽,明王朝同皇太极议和的往来书信不慎流传了出去。大臣们听说了之后,纷纷向崇祯帝上书,要求崇祯帝给朝野一个说法。最后,崇祯帝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没有议和之心,只能处死了陈新甲。
陈新甲被杀后,朝廷上下再无一人敢主持议和一事。即使崇祯帝想要议和,也没有人肯为他奔走。无可奈何之下,崇祯帝只好硬着头皮实行两线作战。但是,李自成和皇太极都是极难对付的,明军用尽全力对付一头尚且没有把握胜利,何况是分兵作战?
就这样,李自成率领着起义军开始对明王朝步步蚕食。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从陕西向东推进,大有一举灭亡明王朝的气势。面对李自成的猛烈进攻,明王朝的守军根本无力抵挡。很快,离京城不远的宣府陷落,使京城危在旦夕。看到局势对明王朝越来越不利,崇祯帝先是下达圣旨,令全国各地的兵马火速进京护卫。然后,他将大臣们聚集在皇宫中的文华殿,想要商量出一个应对的办法。
其实,文华殿是明成祖朱棣修建的一处建筑,向来是皇帝与大臣们谈论经史的场所。于是,崇祯帝将商议的地点选在此处而不选皇宫,正是想要缓和气氛,减轻大臣们心中的压力。群臣沉默片刻后,其中的李明睿率先站了出来,他诚恳地向崇祯帝说:“现在,流贼的攻势一天比一天猛烈。照此情形,京城是很难保住了。臣建议将京城迁至南京,以此来保存实力,日后也好东山再起。”
李明睿提出建议后,大臣们马上乱作一团。有人反对南迁,有人支持南迁,也有人提出先让太子前往南京的主张。之后,崇祯帝等了好久,但大臣们还是没有形成一统的意见。
于是,崇祯帝心乱如麻,将目光转向了内阁中的陈演和魏藻德。
要了解,陈演和魏藻德都是官场中的老油条,他们将陈新甲的死牢牢记在了心中,决意不发表任何看法。在他们看来,此时即使是做出了正确决策,日后如果出了差错,崇祯帝还是要找自己的麻烦。于是,他俩皱着眉头,摆出一副认真思索的样子,就是不说一句话。
这时,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站出来大声说道:“你们这些主张将太子送往南京的人,想要干什么?我看,你们不是为了国家着想,而是想起了唐肃宗当年在灵武即位的往事吧。”
此言一出,文华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唐王朝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突然发动了叛乱。在仓促之下,唐军节节败退,玄宗只能赶紧逃出长安。但不料,在逃亡的路上,众将士饥渴难耐,牢骚满腹,最后竟酿成了兵变。而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和宠妃杨贵妃被杀死后,玄宗的地位也受到了直接威胁。
不久后,太子李亨在部下的拥护下在灵武即位。至此,唐玄宗成为了太上皇,远离了政治中心。
其实,能够参与此次议论的大臣,都是明廷中的骨干力量 。饱读各种经史典籍的他们,自然对唐肃宗的这一段历史了然于心。可见,光时亨将唐肃宗抬出来之后,支持太子去南京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来是一件为国家考虑的事,现在却变成了离间崇祯帝与太子的铁证。
这个罪过实在是太大了,谁也担当不起。于是,大臣们全体保持沉默,再也不敢提让太子去南京的事。之后,崇祯皇帝见状,不由地长叹一声:“朕不是亡国的君主,但大臣们都是亡国的大臣啊!”说完之后,崇祯帝大步离开了文华殿,只留下一群低着头的大臣们。
可以说,南迁之议,还未实行便宣告了结束。当年的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见李自成已经率军攻入京城,便在悲痛中上吊自尽了。
至此,明代宣告灭亡。
然而,明代遗老在谈起这次南迁之议时,无不扼腕叹息。倘若崇祯帝能坚持南迁,那大局尚有挽救的机会。即便是崇祯帝没有南下,派太子南下也是一条很好的计策。但惋惜的是,崇祯帝优柔寡断,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而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江山,也就在他的犹犹豫豫中走向了灭亡。
参考资料:
【《明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明史纪事本末》、《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崇祯十七年甲申 》】
在中国历史上,洪承畴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作为明朝的高级将领,他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却投降了清朝,成为明朝降清最高级的官员,被称为“开清第一...
洪承畴 2024-11-03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生平简介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卓越的品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就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作为皇太极的皇后,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见证了...
皇太极的皇后 孝端文皇后的女儿 2024-10-30 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是皇太极而不是多尔衮?在后金的历史上,努尔哈赤去世后,围绕皇位的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皇太极脱颖而出,继承了皇位。而这一结果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 一...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4-10-24 皇位传承的抉择:皇太极为何不传位豪格?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皇位传承问题一直是引人关注的焦点。其中,皇太极在世时并未将皇位传给长子豪格,而是选择了其他继承人,这一决定引发了后世无数的猜测与讨论。本文将...
皇太极的皇后 豪格 2024-10-12 皇太极与海兰珠:一段跨越生死的深情厚谊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那么,皇太极究竟为何对海兰珠念念...
皇太极的皇后 海兰珠为什么这么得宠 2024-10-12 皇太极与海兰珠:一段跨越时空的深情厚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被传颂千古。而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与他心爱的女人海兰珠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是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皇太极究竟有多爱海兰...
皇太极的皇后 海兰珠为什么这么得宠 2024-10-05 皇太极最爱的三个女人在清朝历史上,清太宗皇太极是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其个人生活也备受关注。尤其是他的三位重要女性——孝端文皇后哲哲、宸妃海兰珠和...
皇太极的皇后 海兰珠为什么这么得宠 2024-10-01 莽古尔泰:皇太极的劲敌与多尔衮继位之路的意外破坏者在清朝初期的皇位争夺中,莽古尔泰以其显赫的身份和影响力,被视为皇太极的最强劲敌。然而,命运的转折在于莽古尔泰死后,其影响力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无意中破坏了多尔衮...
皇太极的皇后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4-08-27 吴三桂和洪承畴:历史评价的双重标准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和洪承畴都是明末清初的人物,他们因在明末清初的政治军事变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而饱受争议。然而,有趣的是,历史上对两人的评价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洪承畴 2024-08-26 多尔衮有实力夺皇位吗在清朝初期的纷繁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多尔衮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他因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皇太极逝世后的继承人之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4-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