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战国,不只是指相互攻伐的诸侯国,更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纷争不断、战争迭起的表象下,隐藏着即将发生的社会大变革,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过程,往往布满血腥和暴力,这是因为旧制度下的统治者会不顾一切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国时代的旧贵族亦是如此。
在旧贵族统治的奴隶制度下,极少的一部分人掌握了几乎全部的社会财富,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更能适应生产力的新制度也即将应运而生。
这个新制度就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亦或者可以称为封建制度。秦国是这个新制度的奠基人,因为统一六国后的它,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性的大帝国,秦朝,秦王政也成为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但秦王政攻灭六国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它们为了苟延残喘地继续生存,会想尽一切办法抵挡,比如燕国的太子丹就想到了一个十分极端的主意,那就是刺杀嬴政。但燕丹和嬴政曾经同在赵国为人质的时候,却是十分要好的玩伴,那么问题来了,燕丹为何想杀死嬴政?其实不单单是为了保存燕国,还因人格受到了侮辱。从儿时玩伴到不死不休,嬴政和燕丹仅是因立场不同?其实还有私仇,嬴政对燕丹的戏耍,也让太子丹决定用嬴政的人头来平息心中的怒火,这件事我们慢慢说。
燕太子丹成了人质专业户。
燕王喜一位十分昏庸的君主,屡屡想在赵国背后捅黑刀,结果却被赵国揍得遍体鳞伤,因为他是燕国最后一任国君,所以连个谥号都没有混上,虽然燕王喜不中用,但是却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儿子,也就是太子丹。
太子丹的履历可以说是相当丰富,因为早年就被燕王喜送去了赵国当人质,也就在此时他遇到了同为人质的秦质子嬴异人,但是说来奇怪,因为太子丹和嬴异人的儿子嬴政却十分要好,后来嬴异人回国即位,嬴政母子在赵国东躲西藏的时候,燕丹也没有疏远小嬴政。再后来,嬴政母子被秦庄襄王接回了秦国,燕丹也被赵国释放回了燕国,自此燕丹和嬴政这两位儿时要好的玩伴分开了,并且此后十余年未曾见面。
嬴政继位为秦王,平定国内嫪毐之乱和收回了赵太后和吕不韦的权力之后,东出攻伐六国之势已经锐不可当,燕国为了和秦国结好,燕王喜又把燕丹又送到了秦国当人质,燕丹俨然成为了人质专业户。
嬴政立下了和燕丹永不分离的“誓言”。燕丹到了秦国当人质,本以为自己曾经的发小会善待自己,毕竟儿时最纯真的友情,那可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这显然是燕丹自以为是的想法,因为当上秦王的嬴政可不是这么想的,他满脑子里都是如何统一华夏大地。
嬴政也知晓自己的这个玩伴,有一腔报国的热血,远远要比燕王喜难对付,又怎么会轻易放走太子丹呢,但是面对玩伴屡屡向自己诉说想回燕国看看的请求,嬴政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嬴政想了一个办法。
他对太子丹说,你想回燕国可以啊,但得有条件,那就是你得让午后的太阳再回到日中事后,天上不下雨直接下粟米,让马头上长个角,或者干脆让木象长出肉脚(《论衡校释》记载: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
这乍一看就是情侣间的无敌告白,但燕丹听到嬴政的“誓言”,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嬴政想要把自己困死在秦国,想要回燕国,那是不可能的,只有老老实实在秦国当人质。
燕丹刺杀嬴政失败,惹火烧身。
燕丹听了儿时玩伴的“告白”之后,那叫一个愤怒,再看着秦国东出不断攻伐,统一六国之势几乎快成为了定局,燕丹认为不能继续坐以待毙,因为一旦秦国灭了赵国,燕国必然岌岌可危,于是就在秦王政专心对付韩,赵两国的时候,燕丹从秦国跑了。
伴随着太子丹跑回燕国,韩国、赵国相继被秦国吞并的消息,也传到了燕国,燕丹决定谋划一件大事来阻挡嬴政兼并六国势头以及抚平自己愤怒的心,于是在田光的出谋划策之下,一场刺杀嬴政的行动就应运而生。
这场行动在历史上很有名,就是荆轲刺秦王,关于这场刺杀,我们后期会有大篇幅来叙述,这里暂不论细节,只说一个结果,结果就是荆轲刺秦王失败,太子丹也受到了牵连,只有暂避锋芒。
但嬴政的怒火可是不容易平息的,他命令王翦大举进攻燕国,攻破了燕国首都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但是秦军依然穷追猛打,燕王喜觉得都是自己好儿子刺杀秦王惹的祸,于是杀死了太子丹,并且把燕丹的首级送给了嬴政,以平息其怒火。
燕丹为何想杀死嬴政?不单单是为了保存燕国,还因人格受到了侮辱,有句话是“士可杀不可辱”,嬴政不放走曾经的玩伴燕丹,并且在言语上戏弄了他,这让燕丹觉得异常愤怒,从而对嬴政咬牙切齿。
从儿时玩伴到不死不休,嬴政和燕丹仅是因立场不同?其实还有私仇,本来私交不错的两个人,面对秦国和燕国的利益冲突,而变得不死不休,其实他们两个在自己的立场上都没有错,只不过他们的友情成了国家利益的牺牲品而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燕王喜把自己儿子的头颅献给嬴政,真的阻挡了秦国的铁蹄了吗,其实并没有,即使没有燕丹策划的刺杀,秦国还是要灭燕国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燕王喜把秦国要灭燕国,归根到太子丹的刺杀上,也足见其是多么的愚昧,燕国在燕王喜的统治下走向覆灭,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昏庸的君王,又怎能阻挡强秦兼并呢?
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正直的品格著称,被誉为“涑水先生”。然而,在司马光的一生中,却有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为何要置一位...
司马光砸缸 2024-10-27 司马光: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与史学巨匠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以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在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因编撰了史学巨著《资治...
司马光砸缸 2024-08-26 李焘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历史贡献李焘,字仁甫,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继承了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体例,延续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传统...
司马光砸缸 2024-07-30 资治通鉴:记叙历史的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这部承载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巨著,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耗费十余年心血编纂而成。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在文学和哲学...
司马光砸缸 2024-07-30 资治通鉴:历史的智慧与现实的启示《资治通鉴》,这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自问世以来便被视为中国史学的瑰宝。它以丰富的史料、严谨的史实和流畅的文笔,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南宋绍...
司马光砸缸 启 2024-06-12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杰作与对历史的独到见解提起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无疑是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一部。这部书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他用时19年,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周威烈王...
司马光砸缸 2024-05-20 司马光与西夏割地背后的故事:揭秘与王安石的真实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然而,关于司马光为何给西夏割地,以及他与王安石的真实关系,历史上却鲜有详细记载。本文将通过深入挖掘...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4-04-17 揭秘历史传说:司马光砸的不是缸?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关于名人的传说和故事,它们往往被世代相传,成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一部分。其中,关于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的一个故事广为流传:年幼...
司马光砸缸 启 2024-04-10 司马光的坚守:无子不纳妾的背后在中国封建社会,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男子纳妾以继承香火是常见的家庭行为。然而,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却是一个例外。尽管膝下无子,他却坚决拒绝纳妾。这一行为在当时的社...
司马光砸缸 2024-03-28 律敕之争的爆发与司马光的真实历史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事件和人物引发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其中,律敕之争的爆发和司马光的行为,一直是历史学界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探讨律敕之争的起因,以及司马光在其中的角色和他的记仇...
司马光砸缸 2024-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