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棣打进南京当皇帝,其他藩王怎么想?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不过继承他皇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朱允炆。
而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是明朝的三任皇帝。
也就是说,明朝前三个皇位的走向是这样的,先是朱元璋,再是朱元璋的孙子,再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细说起来的话,皇位一般来说不都是一代一代地传吗?怎么到了明这儿这么奇怪。
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后,因为担心皇族孱弱,决定广建宗室、大举封建。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意思就是虽然有爵位但在藩府之外不享有土地和臣民。
藩王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护卫军,少则三千人,多则上万人。朱元璋认为划一部分藩王守边境对抗外患,划一部分藩王防止外臣势大,便能够使国家固若金汤。
但其实分封藩王的隐患早已埋下。朱元璋立下太子,但后来太子亡故,于是朱元璋便立太子之子为皇太孙,意在告诫诸藩王安分守己,辅佐朝纲。
后来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登基。朱允炆登基后听从臣子建议大肆削藩,于是当时的燕王,后来的皇帝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攻入南京称帝,史称“靖难之役”。
羽翼渐丰实力大涨,较有实力的藩王威胁不再
那么我们说到这里就要提出问题了,历史记载朱元璋一共给自己的20多个儿子分了封,也就是说一共有20多个藩王。那么朱棣打入南京当皇帝,这些人难道一点反应都没有吗?为啥就让朱棣成为了皇帝呢?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原因。分封藩王,名义上来说,藩王不得干预地方事务,但实际上如果有紧急情况,藩王可以调用王国所在地的镇守军。朱棣分封后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命令军队听从朱棣的安排,出征漠北。当时天降大雪,其他人都认为应该暂缓进军,只有朱棣认为大雪突进必然令敌军难以招架。
军队听从朱棣调遣大败元军,这时朱棣又设法劝降,对方将领最终归降明军。捷报传回,朱元璋十分高兴,于是越发器重朱棣,在后来的多次军事行动中,朱棣也令朱元璋十分满意,逐渐增长了势力。
接下来是第二个原因。朱允炆在削藩之时,或许是多有忌惮,先下手的不是朱棣,而是其他藩王。于是部分藩王被削,势力消散。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其实朱允炆削藩的速度并不慢,朱元璋死后不到三个月,朱允炆就召集手下商量此事,但可惜的是当时朱允炆手下的人对于削藩也是意见不一。
几经争论后,最后决定先削周王的藩。后来又相继削弱几位藩王的势力,但现在看来,这无异于打草惊蛇。削藩之举令朱棣有所防范,于是朱棣便早有打算,后来再想削燕王朱棣的藩,已经来不及了。
而当时有较大权力的藩王,在“靖难之役”前也去世了。没有了强大的敌对势力,朱棣羽翼渐丰。后来朱棣又以家人胁迫当时仍有较大势力的宁王,得其朵颜三卫骑兵相助,实力逐渐壮大。
由此综合来看,最终朱棣胜利绝不是毫无缘由的。他师出也算有名,建文帝不知所踪,称帝轻而易举
当时朱元璋死前,为保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帝之位,特地下令“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藩王不要进京。
可见朱元璋在死前应该也意识到了朱棣的势大,可惜建文帝的皇位最终还是没保住。
朱棣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的“清君侧”之名出师南京,开启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而在最后,南京城陷,大火四起,建文帝朱允炆在这场大火中不知所踪。
于是诸多因素合在一起,朱棣称帝便已然轻而易举了。
所以总的一句话来说,藩王不是不想反对,而是大多已经没有能力反对了。虽然不想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但大局已定,反抗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早点表明心意,最后也许还不会落个太过难看的下场。
在这场皇位的争夺战中,朱棣可谓是下手快狠准,于是他最后取得了胜利。与之相对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在削藩时,既想剥夺藩王的实力,又不想让自己背负上手刃血亲的罪名。
所以我们说建文帝还是顾虑太多了一些。如果他没有这种想法,说不定在与朱棣的较量中还能多拿捏一些筹码。
不过,事到如今,历史之事早就尘埃落定,事实的真相如何也就只有史学家在探究了,毕竟一切都不能改变了。我们这些后人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望史兴叹”,在后世凭借史书典籍来探究那些历史人物背后的秘辛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