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蒙恬,他是清朝的时候一代名将,而且出生也是非常的豪华,是一个名将世家。但是蒙恬最后的结局还是有点悲惨的,秦始皇去世后,中车令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导致蒙恬吞药自杀。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那么关于蒙恬造笔这个历史典故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蒙恬造笔典故出处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始皇。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据说,蒙恬是在出产最好兔毫的赵国中山地区,取其上好的秋兔之毫制笔的。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杆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再用胶粘牢。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筒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可见,这支秦笔的制作已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而且与现代的笔及其制法颇为相似,较之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大有进步。
相传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善琏西堡人,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蒙恬与夫人将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当地笔工为了纪念他们,在村西建有蒙公祠,绕村而过的小河易名为蒙溪,蒙溪又成了善琏的别称。
相传农历3月16日与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莲的生日,村民们就要举行盛大敬神庙会,以纪念他们的笔祖。因此,蒙恬虽然不能获得毛笔的专利权,但他制的笔精于前人,对毛笔的改革是有贡献的。
2、蒙恬造笔的传说
那是在我国秦王朝建立的前夕,秦军统一六国的战争已接近尾声。公元前223年,秦国bai大将蒙恬奉命挥师南下,兵伐楚地中山,平息那里的叛乱。在进军途中,蒙恬路经自己的家乡项城,便在项城一带驻扎下来,稍作休整,同时进一步了解楚地的情况。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需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嬴政,以便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军中有个叫刘寅的人,职务是军中文书,负责记载军中事迹,传达命令,帮助主将蒙恬处理军务。由于当时还没有使用纸和毛笔,书写文字是用硬笔,也就是用“字A”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的,既费时又费力。
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他看到刘寅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便想制作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
一天,一只野兔跑进军营附近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他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
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刘寅写着写着,他觉得既顺手又轻松,这比用“字A”刻写文字方便多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他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书写更加流畅。
从此以后,文书刘寅就开始用这种笔书写文字了,渐渐这种笔开始在全国流行,最终形成了毛笔。
3、蒙恬造笔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与他的夫人有关。
相传,蒙恬的军队路过善琏时碰到一个姑娘在河里喊救命,于是将她救上岸,询问之后得知姑娘名为卜香莲,因为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官府还不肯放过她,因而想要自杀。蒙恬也因此了解到当地人们的苦难,将运送的饷银分发给乡亲们,解散军队归隐田园。某一天,蒙恬捡到一撮羊毛,随意插在竹管上就带到了卜香莲的家里,卜香莲听说蒙恬写字很好看,于是就用刚才的羊毛加竹管写了几个,但是因为羊毛太硬,很不顺手。
蒙恬随手把笔放在了窗台上,但是不小心掉在外面被石灰泡了一夜,第二天卜香莲找到了笔,把毛梳顺之后又弄掉杂毛,蒙恬再用的时候就顺手多了。这件事情传了出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专门修建了蒙公祠,还为他们塑造了两尊雕像,而他们相遇的那条河,就改名为蒙溪。
第二种,也是一种巧合。蒙恬某次外出,碰到一只兔子拖着尾巴,一路走过去地上留下一连串的血迹,于是灵感瞬间迸发,用一些兔尾巴毛加竹管造了一支笔,可是因为兔子毛太光滑,我们知道,太光滑是没有办法写出东西来的。于是蒙恬随手一扔,那支笔又刚好落进了门口的石坑里面去。几天之后,蒙恬经过,发现兔子毛居然成了白色的,他不甘心,于是又试了一次,这一回可比之前好多了,兔子毛没有那么光滑,因此也就能吸收很多墨水,写起字来也很顺手。
这个传说听起来可信度似乎更高一些,但是如果要仔细分析还是有很多漏洞,比如兔子拖着血迹走过去,兔子行动的时候,尾巴不可能会一直拖在地上,它的尾巴会时不时地抬起来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徐福东渡的故事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秦朝时期的著名方士,徐福被秦始皇派遣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从此一去不复返。关于他最终的去向,众说纷纭,其中...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3-26 秦始皇:非暴君,实为中国史上罕见的仁君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嬴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然而,长久以来,秦始皇常被冠以“暴君”...
秦始皇陵 2025-03-26 千古一帝之憾:秦始皇为何无谥号?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以其一统天下的伟业,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死后却并未获得传统意义上的谥号。这究竟是为何?一、谥号制度...
秦始皇陵 2025-03-25 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何一个功臣都没杀?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嬴政以其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伟业而著称。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血腥屠杀的时代,秦始皇竟然没有诛杀过任何一个功臣。这究竟...
秦始皇陵 2025-03-25 秦始皇若未早逝,楚汉之争是否还会上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雄才大略和统一六国的壮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然而,他的统治并未能长久维持,随着他的突然离世,秦朝迅速走向衰落,最终引...
秦始皇陵 2025-03-25 秦始皇横扫六国后,为何未追击匈奴?揭秘背后的战略抉择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以其雄才大略和铁血手腕,横扫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然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并未选择继...
秦始皇陵 2025-03-21 李斯为何未选择支持扶苏阻止赵高?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秦始皇禅让皇位想法的探源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秦始皇嬴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自称为“始皇帝”。然而,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历史...
秦始皇陵 2025-03-20 秦始皇的知名文学作品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作为一位卓越的帝王,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在文学创作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的知名作品不仅反映了其治国理政的思想,也...
秦始皇陵 2025-03-12 情商卓越:秦国名将王翦如何巧妙避免秦始皇的猜忌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国名将王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情商著称。他不仅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以其智慧巧妙地避免了秦始皇的猜忌,实现了功成身退...
秦始皇陵 王翦 2025-03-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