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时唐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明朝的开国皇帝,二人都是大一统王朝的缔造者。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隋末,李渊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造反,但并没有马上称帝,他在攻入长安后先立了个傀儡皇帝,也就是隋恭帝杨侑,奉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自己做唐王、大丞相、尚书令,总管军国重事。
一年后,江都事变爆发,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掉,李渊这才逼迫杨侑禅让,建唐称帝,最起码在隋炀帝死之前,李渊是不敢称帝的,当时的唐朝仅仅只占据着关中以及河东两省之地。不过,李渊在隋末群雄里面,称帝是最早的。
七百多年后的元末时期,反元群雄之一的朱元璋采取的是和李渊相反的策略,一直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默默耕耘,到扫平南方群雄后,才称帝建国。
同是开国皇帝,同样是造反起家,为何李渊在只有两省之地时就敢于称帝?而朱元璋却要苦熬,两人面对的困难和局势是不一样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身份上的异同,李渊是贵族,朱元璋是泥腿子
隋唐时期,贵族的身份是很管用的,隋朝的政治根基是关陇贵族集团,隋朝皇族杨家是其中之一,李渊家族也是其中之一。
隋朝和包括隋之前的北周、西魏等朝代都是关陇贵族集团掌权,皇帝只是整个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也就是说,只要是关陇贵族集团中的家族中人当皇帝,就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在隋末群雄中,李渊不但出身关陇贵族,而且是身份最高的,占据瓦岗寨的李密和李渊同样是北周八柱国的后代,但李渊却是隋文帝的外甥,隋炀帝的表弟,本身就属于皇族,至于其余的群雄,大多是草莽出身,以隋时的政治环境,他们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李渊的身份得天独厚。
至于元末的朱元璋,整个就是一泥腿子出身,虽然元末已经不是贵族政治环境,但朱元璋这样的身份在早期势力弱小时是得不到士族支持的,甚至于朱元璋还要以奉小明王为主来获取大义名分,条件可比李渊差多了。
二:李渊出手就占据了天下中心
李渊是从太原起兵造反,起兵后的第一战略就是占据隋朝两都之一的长安(隋朝时叫大兴),也就是占据整个关中,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李渊就杀进长安,获得了关中所有的资源。
自秦朝统一天下以来,到隋朝为止,关中就是全天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里聚集了全天下大半的财富和政治资源,同时,也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居住区,李渊起兵之前其实天下就已经大乱,但唯独关中没有遭受到兵灾的侵害,关中的一切都是完整的。
被誉为天下中心的关中是很具有政治意义的,虽然在当时,还有一个东都洛阳具有同样的政治意义,但关中是排在洛阳之前的,毕竟是关陇贵族集团的老巢,有了关中在手,得到了关陇贵族集团的全力支持,李渊就有了称帝的基础。
朱元璋在这方面也不如李渊,抛开政治中心的说法,李渊起兵的半年之内就占据了山西、河东、关中等地,按照现代的行政标准来说,差不多有两个省。
可朱元璋从郭子兴处出来独自发展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地盘一直只有一座城,即使后来占据金陵(南京),地盘也不超过半个省,这么点地盘,又不是天下人认可的政治中心,没有太大的政治意义,称帝就是个笑话。
三:抢占政治制高点的异同
李渊是在隋炀帝杨广被杀后马上建国称帝,目的就是为了占据政治制高点,隋朝从隋炀帝第一次亲征高句丽时就爆发了陆续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但只要杨广还活着,就没有谁敢称帝,除非是让杨广禅位。
等到杨广死后,束缚在造反群雄身上的名义包袱就去掉了,理论上来说,所有的群雄都可以称帝了,实际上,在杨广死后,也陆续出现了不少的皇帝。
李渊抢先称帝就是占据先手,他需要马上和其余的群雄表现出不同,同样,也需要给跟随他的部下一个交代以及支持他的关陇贵族集团、世家们一个交代,让大家看到他的雄心,才会甘心陪他把这个游戏玩下去。
同样,也是给予跟随者一个大枣,称帝了才能够封官许愿,在面对其余群雄上也有着心理上和政治上优势,招降纳叛也能够给予别人更高的官爵,总之,李渊抢先称帝好处多多。
朱元璋就不同,首先,他名义上是奉小明王为主,在其余群雄还有实力消灭他时,不可能抛开小明王称帝,那样的话就是反叛,会招来更多的敌对。
并且,朱元璋为了隐藏自己的野心,在接受小明王官职的同时,还接受了元朝的官职,朱元璋在称王称帝前,一直都是通过这样的政治妥协,让元朝把主要目标放在其他义军身上,如果在实力弱小时就称王称帝,很容易遭受到多个敌人的打击。
四:所占据地域环境的异同
李渊从太原起兵,到占据关中称帝,所辖区域在攻防上占据着很大优势,关中只需要牢牢守住箫关、散关、武关、潼关等四大关口,别人就打不进来。
太原、河东等地,西面和南面有黄河阻挡,东面有太行山脉阻隔,太原也是雄城,足够抵御北方突厥南下(李渊起兵后,留李元吉守太原,曾被刘武周攻破过)。
这样的地理环境,在隋朝时,即便不主动出击,别的势力也很难攻打进来,所以,李渊称帝后,即使别的势力不满,也拿他没办法,退一万步说,李渊集团就算打不出去,也可以独自称霸一方。
朱元璋就没有这么好的地域条件,相当长的时间内,他占据的地盘可谓是四面皆敌,张士诚、陈友谅和元朝包围着他,过早称王称帝就会成为活靶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真言的最高战略绝对是量身定做,特别适合朱元璋。
综合以上分析,李渊能在起兵一年后就早早称帝,而朱元璋必须要等到扫平群雄才敢称帝的原因就大致出来了,从出身、政治背景、地盘大小和攻防难易度来说,李渊都远远优于朱元璋,所以李渊大可以大大咧咧的先称帝后统一,朱元璋却只能先夹着尾巴做人,熬到实力足够大后才称帝建国。。
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唐朝为何能迅速统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建立与统一的过程堪称迅速而高效。从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到公元628年基本完成全国统一,仅用了短短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28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