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薛禅汗,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忽必烈以孝闻名,他熟悉汉文化,并任用汉人儒士整顿吏治和军政。其兄蒙哥即位为元宪宗,忽必烈受京兆封地,同年率军灭大理国,后随蒙哥伐宋。蒙哥逝后,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并出兵击败阿里不哥。1273年,建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六年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大统一。1294年病逝,享年79岁,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人物生平
潜邸岁月
孛儿只斤·忽必烈生于元太祖十年八月二十八日(1215年9月23日),是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母亲为唆鲁禾帖尼。
太祖十九年(1224年)春,成吉思汗从西域撤军,到了阿拉马克委(今额尔济斯河畔),忽必烈和皇弟旭烈兀来迎接,忽必烈射杀了一只兔子。
长大后,忽必烈被认为英明睿智,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为主的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幕僚。
早在窝阔台大汗时期就已投靠蒙古贵族的汉族知识分子窦默和姚枢等先后被忽必烈招聘重用。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忽必烈在和林结识的僧人子聪(后赐名刘秉忠),是一个于书无所不读、论天下事如指掌的人,由于他博学多能,善于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西京怀仁人赵璧也应召到忽必烈左右。赵璧学习蒙古语,为忽必烈译讲《大学衍义》。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赵璧荐引金朝状元王鹗到忽必烈王府,为忽必烈讲《孝经》、《尚书》、《易经》及儒家的政治学和历史,每夜分,乃罢。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张文廉被子聪推荐到忽必烈王府,被任为王府书记,日见信任。同年,史天泽的幕僚张德辉被忽必烈召见时,推荐了名士元好问等二十余人。
总领漠南
蒙古宪宗元年(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蒙古宪宗二年(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奉命率军征云南。
蒙古宪宗三年(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哥分赏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忽必烈建立京兆宣抚司。[5]忽必烈率领大军在六盘山度夏。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剌(今四川松潘)地方。8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蒙古宪宗四年(南宋宝祐二年、大理天定三年、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忽必烈灭大理国。云南地区并入大蒙古国版图。
蒙古宪宗六年(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忽必烈又增受怀庆路孟州(位于今河南焦作)封地。同年夏天,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为理由,蒙哥正式宣布了攻击南宋的命令。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引起蒙哥的疑忌。
蒙古宪宗七年(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蒙哥见忽必烈来朝,相对泣下,要他不必再作表白。
蒙古宪宗八年(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率大军攻入四川北部,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11月29日,根据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开平东北行祭旗礼,正式出兵启行南下攻宋。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初,蒙哥汗在合州城下攻势受阻。8月2日,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9月3日,忽必烈统领中路军渡过淮河,攻入南宋境内,随后一路向南,在湖北开辟新的战场,进攻长江中游的鄂州。
即位建元
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忽必烈则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进攻南宋,并多次获胜,后来,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经派阿蓝答儿在开平附近调兵,脱里赤在燕京附近征集民兵,使者催促忽必烈早日北还。11月17日,儒臣郝经上《班师议》,陈述必须立即退兵的理由,坚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决心。忽必烈声称要进攻南宋首都临安,留大将继续对鄂州的围攻,增加对南宋的军事压力,南宋丞相贾似道派使者请和,约定南宋割地,并且送岁币,忽必烈于是在当日撤兵北返。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1月4日,忽必烈率军抵达燕京,解散了脱里赤征集的民兵,“民心大悦”。忽必烈率军在燕京近郊驻扎,度过整个冬天,并积极和诸王联络,准备在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春天召开库里台大会,举行登基大典。
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6月29日,忽必烈发布《中统建元诏》,正式建年号“中统”。
中统四年(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的纳钵。
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八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后称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9月7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至元九年(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
攻灭南宋
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市)。大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
至元十三年(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患病去世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先他去世。五年之后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真金早逝。或许由于这些个人悲剧的刺激,忽必烈开始酗酒,并且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并被因酗酒而引起的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败,至元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在大都病逝,享年七十九岁,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元世祖忽必烈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皇帝。他不仅是大蒙古国的第五位大汗,更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放的文化...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3-13 元宪宗蒙哥:唯一战死沙场的元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强大王朝,其皇帝们各有千秋,但其中有一位皇帝以其独特的死因和生平事迹而著称,他就是元宪宗蒙哥。蒙哥不仅是元朝的一位重要皇帝...
蒙哥的老婆 2025-03-13 蒙哥马利:英雄情系绝世佳人,爱情传奇跨越战火在波澜壮阔的二战历史中,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领导力,成为了盟军胜利的关键人物之一。然而,在这位铁血将军的背后,隐藏着一段鲜...
蒙哥的老婆 2025-03-01 探究蒙古人憎恨忽必烈的历史根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忽必烈作为蒙古帝国的杰出领袖和元朝的奠基者,他的成就与争议并存。然而,在部分蒙古人,尤其是现代外蒙人的眼中,忽必烈却是一个备受憎恨的人物。这一现...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2-15 文天祥的投降之谜与悲壮结局文天祥,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以其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爱国情怀著称于世。然而,在他的生平中,有一段关于他是否愿意投降忽必烈的争议,以及他最终被杀的原...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2-12 忽必烈与文天祥:从招安到赐死的复杂纠葛在中国历史上,忽必烈与文天祥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建立者,以其雄才大略和宽广的胸怀著称;而文天祥,则是南宋末年的忠臣,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2-11 忽必烈灭南宋:智联海盗,开创海上粮食运输新篇章在元朝统一中国的壮阔历史中,忽必烈灭南宋之战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发起元灭宋之战,到1279年南宋彻底覆灭,这场战争不仅标志着元朝的...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1-27 忽必烈:征伐与统治下的复杂历史形象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忽必烈,这位蒙古帝国的末代可汗及元朝的开国皇帝,以其广袤的征服和复杂的统治手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评价,尤其是“杀人狂魔忽必烈:...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1-26 元朝与清朝:统治时长差异揭秘在中国历史上,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但它们在中原的统治时长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元朝自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被明朝...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1-25 忽必烈的失误与元朝草原治理之困在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策略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尽管元朝在初期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但在对...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4-10-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