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哪些丰功伟绩?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出身名门望族,其父李渊身为唐国公,隋末年间,李世民用计迫使李渊卷入争夺天下大潮,而自己则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建功立业,网罗了一批不世出的人才,被封秦王。建国后统领兵权,李世民因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到达白热化发动玄武门之变并且夺得地位,南面天下,只是建业,而后唐太宗宵衣旰食,施行仁政,知人善用,巩固了唐朝的基业,开创了历史上“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帝王的目标和榜样。?
唐太宗身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李世民原本就是有个深谋远虑,有雄才大略的伟大人物?。天下揭竿而起拉开推翻隋杨广暴政统治的序幕,李世民敏锐的嗅觉告诉他必须抓住机会,因此用计谋迫使李渊起兵。起兵造反的风险其实非常高,李世民之所以敢于投入这浪潮就是因为对局势分析入木三分同时对自己的才能非常有自信,果敢坚毅。在建国之后,李世民又屡次立功,平诸侯,退突厥,最后爵位无以复加,加封:“天策上将”。而此时李世民已经对太子李建成形成巨大威胁,明争暗斗已到了水火不容地步,在幕僚的催使下策划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渊曾许李世民太子之位,然而李建成更得后宫喜爱。其实如果是普通大臣若有李世民之功劳下场要么是杯酒释兵权要么韩信,但是李世民是窦氏皇后所生。所以政变夺位是必须的选择,否则出了自己幕府中那些个精英也会被除尽。封建王朝的权力斗争残酷如此,李世民自小深喑此理。
登基之后的李世民励精图治,政通人和,国家开始了太平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贞观时期,各个领域都达到中国封建时期的鼎盛水平。李世民及其智囊对制度作出了极大的改良,保证了日后唐朝的长盛不衰。
总而言之李世民是个有长远战略目光的人,比其他人更早发现机会所在,以及道路的方向。一是积极进取。这是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的最显著的特色,也是其思想中最成功、最可取的地方。唐太宗的雄大豪迈是历代许多帝王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二是灵活应对。唐太宗在重大变故面前不惊慌失措,他能够依据客观形势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较大程度地保证了决策的正确;三是冷静务实。唐太宗鉴于隋亡教训,努力克服以往帝王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的缺陷,注意结合现实需要,量力而行,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推行务实政策;四是措置有序。无论是北击突厥,还是平西域并且经营。都是先急后 缓、由近及远,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从中亦可见唐太宗地缘战略决策之成熟。?除了长远的战略目光,文韬武略和才华方面过人,李世民在为人方面也十分出色。故其麾下能人如云,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长孙无忌,徐懋公,尉迟恭,秦琼,李靖,罗成,程咬金等等,还有后来的魏征,褚遂良。知人善用,让这些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取得功绩,并且融洽相处,鲜有争权夺宠,猜疑妒忌之乱。李世民自己功勋卓著,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都荣耀显贵,并且后来也都能够寿终正寝,富贵到老,这在历史上实在罕见,对比刘邦朱元璋之流,便可以看出差异所在。明主贤臣,自然国泰民安。李世民的优点非常多,若细数的话必然会连篇累牍。身为领导人,尤其要有驾驭人才的本事。李世民出身高贵,文武全才,器宇不凡,自然可以让手下诸多草根出身的人才服气。李世民生平好书法,恰好赶上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这样的大书法家在世,李世民都对这些人委以重任,使得其不光以书法为世人所道,也把自己的才学贡献给唐朝的文化发展。至于李世民和魏征的话题自古以来被史家乐于称道,不必多说。而李世民身为封建王朝的绝对统治者,并没有热衷于独裁集权。其设立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制度合理分权,甚至自己的旨意也要经门下省通过才能施行,这在封建王朝实为罕见。
李世民被称颂的文治武功政绩气度之外,其文采也非常出众,帝王气度自然出口不凡。水能载舟之说,以史为镜之说,可谓奥妙无穷,微言大义,被后世统治者奉为圭臬,广为流传。做到了孔子所谓的达意且工的要求。李世民的《帝范》《贞观政要》都是广为流传的佳作,除了政治价值,文学价值也非常高。李世民自然为人多为称赞,但是却有着很大的盲区。古谚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李世民虽然没有?到至清的地步,但其正直无私的作风得罪了很多人,这也让他在与李建成争斗时期吃了很多亏。李建成能保住太子位置多有后宫妃嫔枕边风的功劳,而李建成平日对这些妃子巴结阿谀打点上下了很多功夫,获利不少。李世民灭诸侯后,总有后宫妃嫔索取珠宝,而李世明为人正直,认为战利品要分给有功之臣,即便赏赐后宫也要由皇帝来。
李世民作为一位政治领导人是十分出色并且成功的。有才华能力,有战略眼光,有人格魅力,有责任担当。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道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后来的统治者,多数努力企及,但都未达到他所创造的高度。尤其是在社会治安和反腐败方面,更是令后人肃然起敬。?他消灭了当时的超级大国东突厥,唐太宗说过“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他使边关安定,获得了天可汗的伟大名号。这也是其伟大的关键所在。英明如汉武帝者也望其项背。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个堪称伟大的人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唐朝为何能迅速统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建立与统一的过程堪称迅速而高效。从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到公元628年基本完成全国统一,仅用了短短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28 唐叔虞与李世民: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