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军就是清廷最精锐的嫡糸部队,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探寻。
一直以来对于在康熙时期八旗战斗力变化的讨论,都没有停止过,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清军进关之后,尤其是多尔衮去世之后,八旗的战斗力呈现出了跳水式的下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但是实际上八旗的战斗力保持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最起码这支八旗部队在国家被外敌入侵的时候没有选择跪地投降,而是选择英勇冲锋。这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那么八旗的战斗力究竟是怎样下滑的呢?
一、满清八旗军
八旗军在清军没有入关之前有着非常强大的战斗力,尤其是随着八旗制度的完善,也使得明军更是不堪一击。在1619年的萨尔浒战争当中,后金集结了6万的兵力,明朝则集结了11万精锐,对后金进行围剿。
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信心满满,甚至还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方式,希望能够对后金进行包围式的围剿,将后进的主力一网打尽。只是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相反的。努尔哈赤仅仅花费了五天的时间就将明朝的三路大军逐个击破,用6万的兵力歼灭了明军5万余人。
大多数人都认为萨尔浒之战的惨败是因为当时的杨昊带兵水平太差,而且主要原因是当时杨昊藐视了后金的强大军事实力。在萨尔浒之战之后,明朝彻底失去了辽东战场,从进攻态势转变为了防守态势。只是清军的军队实力太过强大,随着清军的攻城略地,整个辽东失守。
而随着辽东地区的失守,也让明朝廷这首边疆的统帅们认识到,不能与八旗部队打野战,那是必输无疑的。就在这样的战斗思想的指导下,明朝廷开始致力于构建城墙,以期能够阻挡住八旗的进攻。
而随着一次次的战败,后金也意识到如果想要赢得胜利,必须要研发火器,不能再依靠蛮力。努尔哈赤在在宁远大战之后病逝了,而这时皇太极登基了。皇太极在登基之后,就将八旗制度进行了改良,同时还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统帅,其中就包括多尔衮。
在短时间内后金没有办法拿下宁远城,随后皇太极就选择了攻入遵化进入到了关内。当时的崇祯皇帝还因此斩杀了袁崇焕,可以说八旗军队在野外交战这一块可以说是战无不胜。
到1964年的时候,八旗部队成功研发出了火器,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后清军在与明军战斗的过程当中屡次获得胜利。最后清军以5万的兵力直接将明军的5.5万人杀掉,而只有吴三桂带领着三万残军,因为逃窜速度比较快才能够全面地撤退到宁远。
在1644年的时候,清军开始了入关作战。准确地来说,清军在入关之后,尤其是八旗部队,仍然有着很强的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清朝能够彻底推翻明朝完成了统一。
二、多尔衮去世之后,八旗军实力下降
在康熙时期多尔衮去世,而这也正好是八旗部队军事实力下降了一段时间。造成八旗部队军事实力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八旗部队在入关之后就开始圈地运动,并且腐败程度越来越深。
在最后八旗部队成为了一个兵力不足20万的部队,所以国防的重任并不能只放在八旗部队的身上。为了能够提高国防实力,清朝廷决定依照明军的体质组建了一个绿营。可以说从16 19年到1688年,八旗部队一直都是清朝的主力部队,坚持了足足有70年。
但是在这70年过去之后,八旗部队便日益腐化,虽然后期还是有着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再也无法回到巅峰。在清朝中期之后,八旗部队的势力进一步衰减,而这时候的国防也不得不依靠绿营来保护。
三、帝王频出昏招
由于八旗部队实力太过强大,所以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之后,就一直想方设法遏制住八旗部队的势力,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政治体制。要知道在清朝入关之前,八王义政可以影响到皇权,而这八王就代表了八旗。
所以在入关之后当政的帝王对于不断加深的八旗势力也是十分的不安。早在多尔衮没有去世之前,当政的帝王就已经有了压制八旗势力的想法。只是由于当时还需要多尔衮等八旗子弟保家卫国,所以没有办法真正的采取措施去实践。
而在多尔衮去世之后,清朝政府统治也逐渐稳定下来,皇帝一直以来的心思也终于能够实现,而他首先采取的第一步就是汉化。汉化是明朝时候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科举来选拔一些官员,这些官员最后就会成为朝廷上的文臣。
然后再设置一个以文抑武的方法,提升文臣的地位压制武臣的地位。就这样八旗的各个王爷的政治地位受到了很明显的压制,曾经战无不胜的军人,如今也只能对文人弯下了自己的腰。
这就使八旗子弟的傲气受到了打压,而这股傲气一旦被打压下去,那么接下来的管理也会十分的方便。只是到这个时候皇帝还没有安心,他又选择给予八旗子弟高官厚禄。
皇帝想要通过给这些八旗子弟高俸禄、高权力,让他们被迅速地腐蚀。结果也让皇帝十分满意,这些八旗子弟最终成为了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而曾经中国最强的八旗部队,战无不胜的八旗部队也成为了纨绔的天堂。曾经他们战无不胜,双枪林立,如今的他们瘦弱不堪,估计连枪都拿不起来了。就此八旗部队彻底失去了强大的战斗能力。
四、总结
时间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貌,但是不会改变他的品性,而制度却会。如果一个人长期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工作就有钱拿,那么他的身体和意志都会变得十分的薄弱,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有出息。
八旗实力跳水式的下降可以说与当时的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他们的后辈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腐蚀之下,再也没有了强大的作战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八旗部队的实力一降再降。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福临掌权后的治国大业:从被架空到大有作为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在多尔衮的阴影下被架空数年之后,福临终于亲政,并在掌权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
顺治为什么出家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3-07 皇太极逝世之谜:自然病逝还是另有隐情?多尔衮的角色如何?皇太极,清朝的重要开国皇帝,其逝世原因一直是历史学家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关于皇太极究竟是怎么死的,以及这一事件是否与多尔衮有关。一、皇太极逝世的基本情况皇太极,...
皇太极的皇后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3-07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