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月,对于全国的无数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个紧张的季节。十年的寒窗苦读,每一名学生都期望着能金榜题名,鱼跃龙门。在宋朝其实同样有高考,比如科举,比如从军入伍考试等等,据说,考试的过程还十分热闹,不仅有加分的,还有从军特招,而最受考生喜爱的,则是宋代的老榜制度。这三种特殊情况都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继九品中正制之后,封建朝廷用人选人的主要手段。根据考证,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而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期是宋代。宋代的科举,分常科,制科和武举,常科和制科是文举,又可以分为贡举、制举和童子举。考试又分为三级: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二级是由礼部举行的省试;三级,也就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考试的殿试。殿试考出来的前三名,就是从朝廷,到民间都津津乐道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些程序,虽然很复杂,但还都是正常程序。除了这些正常的程序,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例外。第一种叫行卷加分制度,说白了,就是考生要在考试之外,为自己寻找另外的加分项。行卷加分制度始于唐代,其主要操作方法如下:考生在考试之前,提前进京,把自己平时比较好的作品写成手卷,采用各种方法,送到朝廷官员手中。如果你的文章真的很棒,还没参加考试,朝廷的官员中就会对你有个好的印象,自然就会最终影响考官对你试卷的评判。而行卷加分制度的最高境界是把手卷行到朝廷重臣的手中,直接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唐代大诗人王维。据传说,王维二十岁时,进京考试。当时送行卷的大有人在。其中,有人直接行卷到朝廷最有权势的玉真公主门下,玉真公主也许诺了人家,给人家状元。可王维同学后来居上,在歧王的安排下,通过行卷,外加自己的才艺和容貌,还有一手好琴,竟然从玉真公主手中抢来了本属于别人的状元。第二种叫特招制度。这个特招制度最明显的体现,体现在古代的征兵方面。在古代,对招兵都有一定的要求,除了对武艺,箭术,骑术等设有门槛,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考试,虽然这些标准都很低。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兵种却与普通的招兵考试截然不同。这种特招的兵种,叫兵样。
据说,这种制度始于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我们总说宋朝重文轻武,但事实上,宋朝对士兵同样有很高的要求,从身高,到视力,到武艺等都设有必要的条件,但是,如何让地方在选兵时就能尽可能符合朝廷的规矩呢?于是,宋朝特意招收一种特殊兵种,就是兵样。对兵样的要求很有意思,不考武艺,不考箭术骑术。只要身高,胖瘦,相貌符合朝廷对士兵的理想要求就行,他们就是士兵的标准样板。然后,把这些兵样分别派到各地,地方的征兵机构招兵时,参照兵样就行了。
第三种叫老榜制度。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读过,在真实的世界里,科举是无数文人唯一的出路。因此,像范进这样,考了一辈子才考上的大有人在,甚至有更多的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于是,每年都会有许多腿脚不便,须发斑白的老文人,也要千里迢迢地来京赶考。这个时候,就不光要让人感觉是读书的辛苦了,会让人感觉一到科举的残酷。那怎么破呢?到了宋朝,出现一种老榜制度。就是在考试的正榜之外,另设一个主要针对老文人的榜。通常,能进这个榜单的都是垂暮的老者,因此人们又叫这份榜单叫“老榜”。
老榜是朝廷对老年考生的特殊福利,但是,也是有要求的。宋朝规定,有资格进老榜的,最低得考中过十五次的举人。而且,对于中老榜的老考生,朝廷给的待遇也与正榜的不同。有意思的是,老榜的不同待遇,还体现在人们的认可上。在徽宗时期,有个叫徐适的中了老榜。按照规矩,朝廷为大家举行庆祝宴会,并赐给大家一人一朵宫花。宴席结束后,大家照例去风尘场所。可这时候,就有区别了,别人的宫花,都被歌女们争着要。而徐适老先生的宫花,却送人都没人理。最后,徐适自嘲作诗一首:“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尽管今天,我们都说孩子们学习累,甚至许多人对高考颇有微词。但是,说实话,同古代科举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孩子们要幸福多了。所以,孩子们,加油吧,相信你们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不辜负自己的十年寒窗。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
刘唐 2025-04-02 张顺破水门纹身:寓意与象征的深度解析在纹身艺术的世界里,每一个图案都承载着特定的寓意与象征。其中,“张顺破水门”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纹身图案,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精...
张顺 2025-04-02 岳飞被杀真相探析:皇帝杀岳飞,仅是听了秦桧的话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操著称于世。然而,他的命运却以悲剧告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关于岳...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赵构 2025-03-27 岳飞死后徐庆下落成谜:为何未与岳飞同遭陷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操著称于世。然而,他的命运却以悲剧告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而在岳...
赵构 岳飞 2025-03-27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 宋钦宗:皇位非我所愿,乱世中的无奈选择在中国古代,皇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无数人梦寐以求。然而,在北宋末年,却有一位皇帝并非自愿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钦宗赵桓。那么,为什么宋钦宗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宋钦宗 2025-03-25 辛弃疾以寡敌众:五十勇士勇闯敌营的胆识与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英勇的事迹让人铭记于心。南宋时期,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敢于袭击数万人的敌营,这一壮举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那么,辛弃疾为何敢于做出如此大胆的...
辛弃疾 2025-03-21 赵构为何会同意为岳飞平反?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的岳飞是一位备受敬仰的民族英雄,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岳飞因坚持抗金、反对议和,最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然而,在...
赵构 岳飞 2025-03-20 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的深层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宋太祖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北宋王朝。然而,在他统治时期,却曾提出过一项令人瞩目的决策——迁...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0 岳飞被害时,岳家军为何未起兵反抗?在中国历史上,岳飞是一位备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率领的岳家军更是以纪律严明、战斗力强而著称。然而,当岳飞在1142年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时,岳家军却并...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3-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