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娴静的孝全皇后为何33岁暴毙而亡?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清朝诸多后妃封号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却得到了这一封号,她就是咸丰生母——孝全成皇后。
这位皇后27岁封后,却在33岁暴毙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关传说有很多,诸如道光亲自处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为让咸丰继位喝下催产药等,这些传说是怎样的来龙去脉?孝全皇后又是为何暴毙的呢?
钱士鉴《清宫词》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
从《清宫词》所隐含的意思来看,孝全之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种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爱,赐死了孝全。
第一种可能,“蚁杯鸩毒兆当筵”。相传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岁大寿时,道光帝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
在太后寝宫寿康宫(在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中)里当众颂读,以为祝贺。孝全为了讨皇太后和皇帝的欢心,也当场挥毫泼墨,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
过了几天,道光向太后请安时,聊起皇后赋诗祝贺的事,颇为得意。太后却说:“皇后敏慧过人,可惜啊可惜!”道光听到太后话中有话,很是不解,忙问何意?
太后道:“妇人以德为重,德厚方能载福,若仗着一点才艺卖弄,恐不是有福之人。”道光诺诺而退。宫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这番话添油加醋地传到了孝全的耳里。
孝全心生不满,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将来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么就没有福份呢?”
此后,孝全每次去寿康宫请安时,都难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甚至语存讥讽。皇太后当然无法忍受,婆媳从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风寒,生病在床。太后亲临皇后寝宫探望,态度十分慈祥,作为儿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转眼过了春节,孝全的病渐有起色,便坐上凤辇去给太后叩头谢恩。婆媳二人聊得很开心,关系似乎好转。过了几天,太后派人送来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后就暴崩了。
这一说法,太像故事了,事实上也出自野史,不足为信。
第二种说法,“温成贵宠伤盘水”。“温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宠妃张贵妃(死后赐谥“温成皇后”),年仅三十一岁就去世了。
“温成贵宠”应指孝全像张贵妃一样,得到了皇帝的异常宠爱,但是也像张贵妃一样,红颜薄命,盛年崩逝。
至于“伤盘水”三字,却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盘水”,原意是盘中之水,指静止的水。《汉书·贾谊传》中有“盘水加剑”。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剑,当以自刎也。”所以后来“盘水”一词就有了“处死”的意思。
“伤盘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为处死(像温成皇后一样的孝全)而伤心”,其主语自然是道光帝。
也就是说,孝全是被道光帝处死的(当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于个中原因,也有着种种猜测。
猜测一,孝全曾像张贵妃一样为自己的亲属求官,事情被治宫严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后,逼迫道光帝赐死孝全。
不过此说比较牵强。嫔妃为“娘家人”求官是常事,虽然违反“嫔妃不得干政”的规定,但是众多的例子却表明,为此而得到处分的嫔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简单,能提出这种请求的嫔妃,通常都是得宠之人,皇帝顶多是委婉拒绝,不大可能有什么惩戒的。
以张贵妃为例,她就曾为自己的伯父张尧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缠得宋仁宗没法,差不多已经答应了,可是因为大臣反对,最后并没有满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没对她有任何责难,或许相反,内心还有所歉疚。孝全贵为皇后,又是道光帝当时最宠爱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皇上不答应,不大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重罚。
猜测二,故意早产、事败被处死。传说,孝全和祥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了比祥妃早一点生下孩子,孝全暗地里让御医配制了催产药物。
孝全吃了催产药后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儿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贵子后“母以子贵”,进封为皇贵妃,进而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她的儿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继承人人选。正所谓一步迟步步迟,出生在六天之后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从小就不受道光宠爱。
奕誴十五岁时被过继给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亲王绵恺,丧失了继承皇位的机会,祥妃本人也“降级”为贵人。
孝全“早产”的策略虽然占尽先机,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终于有人向皇太后告发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岂能拿龙子的性命开玩笑!?),令道光赐死了孝全。
此一猜测,曾经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仅相差六天这一巧合而引起的联想,但是并没有多少合理性。
过去婴儿的成活率本来就低,而主动地让孩子早产,无疑会大大增加婴儿夭折的几率,可以说是一招极险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够“早生贵子”占据上风,失败了却有可能母子俱损,实在得不偿失。且清朝的皇位传承制度与其它皇朝不同,从来就没有“立长”的祖制。
从逻辑上说,早生儿子还是晚生儿子,跟能否继承皇位没有直接的关联,因此,这一点也不是嫔妃们争取的重点。
此外,这一猜测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来说事,也没什么道理。道光帝让奕誴出嗣给自己的兄弟谆亲王绵恺,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虽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却有很大的差异。
奕詝虽也有许多的缺点(后文会提到),但是有一样是出色的——文采,读书写文章水平相当不错,按照清朝皇家的标准来说,皇子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点(所以咸丰死后的谥号才会是“文宗”)。
而奕誴呢,书读得很糟,个性也比较粗犷,自然不合“父皇”的心意。道光帝想出的让奕誴出嗣的办法,可以说相当高明。
既明白地表示“五阿哥”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等于变相地对他进行了保护,免除了手足相残的悲剧,同时又保证了他一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奕誴名义上的“父亲”绵恺,在奕誴出继的时候已经去世,奕誴不但得到了一个现成的爵位,而且还有大笔的花不完的钱。
对于这个才具一般的儿子,道光帝也算是费尽心思,给他做了最好的安排。
至于奕誴的生母祥妃,后来的确一度被降为贵人;不过,被道光帝降位的嫔妃,并不是只有祥妃一人。
实际上,道光帝是清朝的皇帝中给妃嫔降位最多的一个,最极端的,可以从贵妃直降到贵人(成贵妃)。
这可能跟这位皇帝喜怒无常的脾气有关,而与祥妃比孝全晚几天生儿子,没什么关系。
虽然关于“早生贵子”的说法很可能是无稽之谈,但是关于孝全的另外一个事实却值得注意。
在她当皇后的六年时间里,道光帝的后宫嫔妃们没有生下过一个儿女,而此前她们生育了六男六女,孝全去世后也生了三男四女。是巧合?还是孝全使用了阴险的手段?
在阴森恐怖的后宫里“一切皆有可能”。孝全是否因为某次行事不密被太后或者道光帝发现,最终被赐死呢?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毒鱼宴”的故事比较流行。
道光晚年,在考虑皇位继承人的时候,谁都能看出,有资格成为皇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两人。
奕詝虽然是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实际上的长子,但从个人条件来说,不论是相貌,还是聪明度,不论是文才,还是武功,都远不及奕訢。
这一点,就足以引起一心想让儿子当皇帝的孝全皇后的嫉恨和不安。
据野史记载,一天,奕詝和奕訢哥儿俩在孝全居住的钟粹宫玩耍,孝全留奕訢吃饭。临近开饭,孝全偷偷叫来儿子奕詝,让他不要吃桌上的鱼。
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听从,孝全只好把图谋告诉了他。但奕詝与奕訢感情很好,吃饭奕訢要夹鱼吃,奕詝就在桌子底下使劲踹他的脚。
聪明的奕訢当然明白其意,就没有动筷吃鱼。恰巧此时宫里有只猫跑来吃鱼,吃完后就倒地死了。
此事惊动了皇太后。查清真相后,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赐死孝全。道光虽然不舍得,但母命难违,不得不赐孝全自尽。
关于孝全皇后的死因虽然有种种猜测,但是因为能够作为证据的资料实在太少,所以至今也都是传说而已,没有定论。
不过,以上几种说法,都和她的婆婆孝和太后有关,所以有必要把这位老太太也交代一下。这位孝和太后并不是道光帝的生母。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第一位皇后所生,嘉庆二年这位皇后就去世了,嘉庆于是就让孝和继任皇后。
道光当皇子的时候,孝和一直对他很好,虽然她自己也生了两个儿子(其一就是奕誴过继的父亲谆亲王绵恺),但是当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突然驾崩,一时找不到遗诏时,孝和却主动传旨让道光继位。
由于孝和在关键时刻的支持,道光帝对这位“继母”尊重有加,不但尊她为太后,而且非常孝顺。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孝和太后去世时,道光本人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
可是他还坚持按照儿子的礼节在灵前尽孝,以至于消耗了过多的体力,没过一年自己也驾崩了。
道光帝在孝和太后死后还能不顾性命地尽孝,在太后生前不敢违拗,那是完全说得通的,那么多的传说故事把孝全之死归因于孝和太后,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透过众多的传说故事,我们也可以猜测一下孝全本人的性格特征。有清一代,得到“全”做封号的妃嫔实在稀少。
孝全从嫔位开始就得此封号,她本人的才貌双全,才华外露,不言自明。靠着道光帝所重视的“全”字,孝全二十七岁登上后位,可谓少年得志。
但也难免会锋芒太露,令人侧目。碰到孝和这么一位强势的婆婆,孝全还不知收敛,最后传出因“贺寿诗”、“毒鱼宴”等等引起的“赐死”惨剧,可见积怨非止一日、也非止一端。或许可以说,孝全的悲剧,也是她自身性格的悲剧。
边学边写边看,回归历史现场。边读边看话历史隶属红橙学院MCN矩阵签约自媒体,垂直历史领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辛酉政变,作为中国晚清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不仅改变了清朝的政治格局,也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辛酉政变的背景辛酉政变发生在1861年(咸丰十一年...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5-04-01 慈禧太后如何成功发动辛酉政变:揭秘咸丰帝去世后的宫廷政变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的清朝宫廷。这一事件成为了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的导火索。一、背景铺垫:咸丰帝的政治布局与权力争夺咸丰帝在...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01 咸丰帝为何偏爱慈禧?在中国晚清的历史舞台上,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她以智慧和权谋,在政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一切的起点,都要追溯到她与咸丰帝的深厚关系。那么...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01 清朝一品大员柏葰之死:科场舞弊案的悲剧终局在清朝咸丰年间,一场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案引发了广泛关注,而这场案件的主角——一品官员柏葰,最终因此案被处以斩刑。柏葰之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清朝科举制度的一...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5-02-18 “四无皇帝”咸丰:以八字骗得皇位,终因五毒俱全而活作死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被后人戏称为“四无皇帝”——无胆识、无远见、无才能、无作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庸无能的皇帝,却凭借八个字的策略骗得了皇位,...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4-11-20 野史趣谈:咸丰帝的勤俭之困——做皇帝亦不易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执政时期充满了动荡与挑战。然而,在野史趣闻中,咸丰帝却因一句“做皇帝想勤俭节约都不容易”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这句...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奕詝 2024-11-18 咸丰帝神秘死亡之谜:是否真与慈禧太后有关系?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咸丰帝的神秘死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他的死因,民间和学术界存在着诸多猜测和争议。其中,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咸丰帝的死与慈禧太...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4-11-16 处世奇书围炉夜话名句赏析:句句皆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深刻哲理的经典著作,它们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也被奉为圭臬。《围炉夜话》便是这样一部传世佳作,由清代咸丰时期的王永彬所著,全...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4-11-15 清末首富的巨贪庆亲王奕劻为何高调展示贪腐形象在清末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庆亲王奕劻以其惊人的贪腐行为和高调的行事作风,成为了当时官场中最为瞩目的“恶魔”。他不仅享有慈禧太后的高度信任,而且历经咸丰、同治、光...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载淳怎么死的 2024-11-14 清朝咸丰皇帝死前为何没有杀掉慈禧太后?清朝咸丰皇帝,即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尤其是晚期,他的健康...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4-1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