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那些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将或臣子,李世民设立了凌烟阁,其中陈列了二十四位功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萧瑀是唐朝宰相,为大唐完善典籍制度,使得唐朝走向安定,因此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瑀官居宰相之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晚年却差点出家为僧,这是为什么呢
一,萧梁宗室
萧瑀出身萧梁皇室,为梁武帝后裔,西梁皇帝萧岿之子。开皇二年(582年),萧瑀的姐姐萧氏嫁给隋朝晋王杨广,成为晋王妃,他因此跟随姐姐前往长安游学。他喜好佛学,喜欢与僧人辩论佛法,写了《非辩命论》,受到当时名士的称赞。
二,效力隋朝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病逝,子杨广即位,立萧氏为皇后,封萧瑀为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杨广因为萧瑀是自己的妻弟,对他十分信任,让他参与朝政大事。萧瑀因此尽忠直言,多次反对杨广的旨意,杨广因此逐渐疏远他。
大业十一年(605年),杨广北巡,遭到东突厥始毕可汗包围,被困雁门。萧瑀对杨广建议说:“义成公主和亲突厥,为始毕可汗之妻,可以向她求救。将士们担心陛下平定突厥后又伐高句丽,请陛下赦免高句丽之罪,专心讨伐突厥,这样将士们放心,自然会拼死作战。”
杨广采纳,于是派人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于是对始毕可汗谎称有紧急军情,使得东突厥撤军。事后杨广又想讨伐高句丽,便以萧瑀动摇军心为由,将其贬到河池郡。隋末天下大乱,盗匪横行,侵扰州郡。萧瑀因此在河池招募勇士,突袭盗贼,使得河池安定。
三,投靠唐朝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派人招降萧瑀。萧瑀因此投降唐朝,获封光禄大夫、宋国公、民部尚书。李世民讨伐王世充,萧瑀跟随,担任秦王府司马。武德五年(622年),萧瑀升任内史令。当时唐朝刚刚建立,天下还未一统,李渊因此对萧瑀非常重视,把他当做心腹,有大事都要咨询他的意见,还让他管理朝政。萧瑀则对李渊忠心耿耿,孜孜不倦的为大唐效力,完善各项典籍制度。萧瑀为人耿直,多次检举与弹劾不尽职的大臣,因此使得百官畏惧。李渊对萧瑀的功绩十分称赞,于是多次下令褒奖。
李渊向中书省下达的命令经常不能被及时执行,于是责备中书省办事效率低。萧瑀回答说:“臣在隋朝的时候,经常见到内史省的诏令前后不一,互相矛盾,使得百官无所适从。现在中书省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大唐刚刚建立,各项诏令都十分重要,关系朝廷安危,因此臣十分谨慎,详细审核各项诏令,只有前后一致,方才命人实行。办事迟缓正是因为这样。”李渊听了,十分高兴,称赞萧瑀说:“你能这样用心,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然后李渊将内外官吏的考核全都交给萧瑀处理,各项事务繁杂,他因此有时处事偏颇,办事严苛,使得百官有所不满。
四,效力太宗
李世民即位后,任萧瑀为尚书左仆射、任封伦为尚书右仆射。封伦为人狡诈,与萧瑀商量好的事,到了李世民面前就改变主意。房玄龄、杜如晦参与朝政,也被封伦欺骗,于是亲近封伦而疏远萧瑀。萧瑀十分生气,于是上书弹劾房杜等人,李世民与房杜素来亲近,于是斥责萧瑀,将其免职。不久李世民又让萧瑀担任太子少师。
李世民询问萧瑀怎样能使大唐长治久安,萧瑀回答说:“汉朝封土建国,因此绵延四百余年。秦朝废除封建,结果二世而亡。因此实行封建,才能长治久安。”李世民听从,商议分封功臣(后来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极力劝阻下,才没有施行)。
五,冲突不断
不久萧瑀担任御史大夫,同宰相房玄龄等人商议朝政。萧瑀能言善辩,经常驳斥的房玄龄等人无话可说。房玄龄等人因此十分生气,有时明知萧瑀的建议是对的,但也不会采纳,萧瑀则一直闷闷不乐。萧瑀发现房玄龄、魏徵、温彦博等人有小的过失,经常揪着不放,但李世民偏袒房玄龄等人,不予追究。萧瑀因此愤懑不平,被李世民免职,改任太子少傅,不再参与朝政。
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任命萧瑀为河南道巡省大使,让他监察官员,受理诉讼。萧瑀因为用刑过度,导致犯人丧命,李世民因此特别赦免了他。贞观九年(635年),李世民又让萧瑀重新参与朝政,并告诫房玄龄等人,萧瑀耿直,叫他们互相包容;同时称赞萧瑀在李渊面前为自己求情,躲过了李建成的迫害,为社稷之臣。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讨伐高句丽,让萧瑀镇守洛阳。萧瑀向李世民多次上书称:房玄龄等大臣结成朋党,并非真心侍奉陛下,只是没有造反罢了。李世民则对萧瑀说:君主用人应该推心置腹,发挥他们的长处,你说的有点过了。萧瑀因此有些失落,李世民也对他不再那么信任。
萧瑀见李世民偏袒房玄龄等人,于是请求出家。李世民说:“既然你那么喜欢佛教,朕也不好违背你的心愿。”不久萧瑀又说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出家。李世民于是责备萧瑀前后不一。稍后萧瑀又称自己有病,无法入朝觐见,李世民因此亲自下诏责备。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萧瑀病逝。
总的来说萧瑀是唐朝名臣,为唐朝的稳定立下巨大功劳。但他与房玄龄等人不和,多次排挤他们,引起李世民的不满。萧瑀不满李世民偏袒房玄龄,于是请求出家,想借此以退为进,使李世民支持自己。没想到李世民不满萧瑀倚老卖老,故意答应他的请求。萧瑀下不来台,只得寻找其他理由,说自己不能出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 唐叔虞与李世民: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