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都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却迁都北京,2人谁更有眼光?
中国天子千千万,明代老朱最厉害,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朱元璋绝对是中国皇帝历史上最打眼的一位。从民间一个人人可欺的放牛娃,逆袭为人人皆惧的明太祖,朱元璋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
可以说,虽然朱元璋长着一副瘪嘴塌脸的模样,但却有一颗充满智慧的大脑,以及一颗野心勃勃的心脏。且不说,他还未夺下这天下第一的丰功伟绩。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稳固大明江山颁布了多项政令,其中第一项便是将都城定为南京。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迁都为北京,公然在老子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那么,选择都城是南京好,还是北京好呢?究竟是老子朱元璋有眼光,还是儿子朱棣有眼光呢?究其结果,只有一句俗语,那便是“姜还是老的辣”
朱元璋:我pick南京
自古以来,首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天子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代表,还有精神的象征。
因此。每一任君主对于国家的首都的选择都会有多重方面的考量,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亦是如此。众所周知,朱元璋作为一个草根皇帝,也是开国皇帝。
初登皇位有非常多的问题在等他去解决,可谓是百废待兴,而定都作为朱元璋皇帝进阶史上,第一道关卡可谓是重中之重,定的好与不好都会影响到未来国家的发展。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定国都的第一需求便是“稳”,若是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一定的文化底蕴,那便是极好的。在经历过一番苦思冥想,以及与众多心腹大臣的商议后,朱元璋终于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那就是定都南京,并且在第二日的大朝会上昭告天下。不得不说,朱元璋还是十分有眼光的,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一直以“稳”著称。
何为“稳”,此“稳”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稳,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长江沿江城市以及重要交通要道,南京凭借着卓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手工业、商业中心之一。
就连《大清统一志·江宁府卷》都曾这样评价南京:“控制长江,呼吸于里,足以虎视吴楚,应接梁宋。控引二浙,襟带江淮,漕运储谷,无不便利。外连江淮,内控湖海,东南形式,莫重建康”。
二是位置稳,朱元璋初登大宝,虽说以成为九五至尊,但还有部分少数民族还在奋起反抗,这些少数民族大多留守北方,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南京就好似一只巨龙盘踞在南方。
既远离了北方那些是是非非,又能够远程操控北方战场,可谓是一石二鸟。三是民心稳,作为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曾经的古都,南京拥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
早已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南京人民,对于政权的接受能力更高,国民素质也较高,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举,因此对于百废待兴的明代来说,南京确实是都城的不二之选。
不过,晚年的朱元璋曾有过迁都的念头,比如他曾想要迁都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的长安,但却因为儿子朱标的死而耽搁了,最终导致朱元璋薨逝前都没有成功迁都。
不过,即便朱元璋晚年曾想离开南京,但依然无法否定南京城的优越性。常言道每个人每个时刻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压力,到了明成祖朱棣这一代,南京“稳”已经无法满足明代了。
朱棣:我pick北京
此时的明代,在经历过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建文帝朱允文的雷霆手段之后,早已是一片风平浪静,一味的求稳也已经不符合明代的国情和需求了。
再加上,朱棣的上位史着实经不起推敲,他需要一点政绩来证明自己,而且他也想逃离这一个,曾经以自己侄子朱允文为尊的天下。于是,一向有勇有谋的朱棣,再一次选择了用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毕竟,自古以来一向坐镇后方以“稳”著称的南京城,已经满足不了这位新帝王的需求,在经历过一次次天人交战后,朱棣决定继承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遗志,以最快的速度迁都。
只是,这迁都着实是件大事,迁到哪里去,怎么迁都是一门大学问。于是朱棣就像当年的朱元璋一般,开会开了一场又一场,城市列举了一座又一座,最终朱棣一锤定音,在众多城市中选择了北京。
其实,朱棣选择北京完全是意料之中,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朱棣其实来源于朱棣的私心,少年的朱棣被封为“燕王”,其封地包含了北京、天津、河北等部分地区。
可以说,北京是朱棣的大本营,若是迁都北京,朱棣简直是主场作战,不仅士气大涨,朱棣也能更加得心应手。最重要的是,朱棣逃离了朱允文的阴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北京大展拳脚。
第二个原因便是北京值得被封为首都,从我国选择北京做首都就可以看得出来,北京自有他的神奇之处。作为五朝古都的北京,其文化历史底蕴自然不输南京。
同时,北京的地理位置攻守兼备,十分符合好战分子朱棣,并且北京拥有十分卓越的发展前景,这是南京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朱棣这一次的迁都是一次大胆的行动,也是一次成功的行动。
南北大战,鹿死谁手
虽然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在定国都这件事情上有了不同的选择,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毕竟不论是南京还是北京,只要符合当时的国情,便是最佳首都。
南京的“稳”,为当时什么都没有的明代提供了舒适的温床,让这个刚刚降生的国家有了很好的环境茁壮生长。只是,孩子渐渐长大便会想要去探索世界,安逸舒适的南京便成为了大明代的枷锁。
这时候北京的“野”,便会最大程度地吸引朱棣的目光,他可以在这片沃土之上尽情撒野,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所以,时局不同,都城不同其实是一件非常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
不过,明代能强盛至此,南京却是功不可没,毕竟他的存在哺育了明代,若是没有南京,明代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哪个可以足够起“野”的青年。
从明代的后期发展来看,北方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连年的大旱、水灾,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东北的努尔哈赤威胁也屡除不尽,使得北京城暴露在了满清的铁骑下。
反观南京一带,因旱涝保收使得经济稳定,即使清军入关也依然没有受到影响。从这点来看,亦或者是从200年后的情况来看,还是朱元璋的眼光老辣。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如同朱棣这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要有一代跟不上步伐,就有可能死于危机之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在元末明初的乱世风云中,朱元璋与张定边皆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以铁腕手段和雄才大略建立了大明王朝;张定边身为陈友谅麾下猛将,勇猛善战,在诸多...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4-17 朱元璋与韩宜可:君臣纠葛背后的真相探寻在明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朱元璋与韩宜可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矛盾与转折。韩宜可,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其命运与朱元璋的统治紧密相连,最终却...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7 探寻李醒芳原型: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 朱棣与努尔哈赤:跨时空的军事较量想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