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之所以叫中山国是因为城中有山,因此得名。而中山国并不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也不算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后来魏国要借道赵国去灭中山国的时候,赵国也对此并没有任何反对,这又是为什么呢?历史上中山国最后是被赵国灭掉的,那如果赵国原本就有意要灭中山国的话,为何不反对魏国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卑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中山人的祖先,与周人的祖先都是姬姓,中山人并不是周人分封出来的,他们本身就是姬姓,因此地位不如姬姓正统周人。
当初周成王在岐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举行诸侯盟会,天下一百多个诸侯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而来,盛况空前,其中就有鲜卑的国君。
不过那次鲜卑国君并没有惊艳表现,而是失光落彩地被安排去灶房生火温酒,当时与其一道生火的还有楚国国君熊绎。足见鲜卑的地位远不如周室宗亲,而是与被称为“南蛮”的楚国差不多,被视为“北狄”。
西周时期,鲜卑人一直在北太行山上活动,虽然也是周朝认可的势力之一,但是生活习性和地位都与戎狄无二致。
春秋初年,南太行山的赤狄下山灭亡卫国邢国等诸侯,鲜卑正是在此时走下北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建立自己的国度。与赤狄不同,鲜卑人走下山之后,并不为祸当地百姓,而是建立城邑,保护百姓,俨然就是当地的统治者。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鲜卑人建立中山国,他们仿效中原诸国的礼制,骨子里他们是希望融入周人大家庭的,希望得到东周诸侯的尊重。
中山国位于晋国的东北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春秋时期中山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晋国。两国激战数百年,中原大国晋国略占上风,中山国被压制在晋国以北。但是中山国也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线,房子城以南,即“7井陉”以南地带。
三家分晋之后,与中山国接壤的晋国变成赵国,以前晋国都不能灭亡中山,现在赵国只有约晋国三分之一的实力,赵国只是比中山国略大,中山国的军事压力骤减,也得到一个稳定发展的机会。
三晋当中,魏国与中山国并不接壤,韩国也只是上党郡北部的山区与中山国有少许边界接壤,只有赵国,无论在太行山以东还是以西,都与中山国的领土连在一起。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一改以往将都城建立在太行山脚下的惯例,率领他的子民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新都。顾城在中山国的正中央,现在晋国不存在了,中山国便远离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建都。
中山国逐渐强盛起来,不过中山人没有料到的是,由于他们占着太行山下那块风水宝地,与他们并不接壤的魏国也对这块土地垂涎三尺。
中山国有个将才叫乐羊,此人文武全才,却娶了一个相貌不太好,但很有学识的女人做夫人。乐羊夫人对乐羊道:“自古成伟业者,都不拘于儿女情长,夫君若要成大事,应该去大国求学。”乐羊弃夫人和爱子到了魏国,他很幸运,因为魏国有一个伯乐翟璜,此君引荐了许多人才给魏文侯,包括李悝、吴起、西门豹、翟角,都是在他的引荐下出将为相的。
乐羊很快在魏国做了官,并且定居魏国,一呆就是七年。七年当中,乐羊有了新欢美女,也见识魏国占领河西郡全境,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可惜主角不是他乐羊。心气很高的乐羊,自是不甘为人后,他通过翟璜,向魏文侯表示愿意统领魏军,攻灭自己的祖国中山国,以求功名成就。
魏国要伐中山,首先得赵国同意,因为魏军要跨越赵国作战,不但行军要赵国配合,后期粮草辎重的运送更是需要赵国大力支持,必要的时候还要从赵国借粮买粮。赵国方面非常紧张,从地缘上看,魏国攻打中山国,可以从太行山以西的太原郡进入中山,也可以从太行山以东的邯郸郡攻入,无论走哪条路径,都实实在在威胁到赵国的安危。
赵国的旧都在太原郡的晋阳,此时刚迁到东部新都中牟。也就是说,赵国新旧两个都,都将置于强大魏军之前,赵人自然恐慌。赵国其实比魏国更清楚中山国的实力,赵氏认为魏氏不可能拿下中山国。赵国普遍认为:魏国即使攻克部分中山城邑,也难以持久占有,不如让他们跨越赵地去攻中山,则我们大赵可渔翁得利。这叫做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
赵氏点头同意魏氏的军队通过赵国领土,魏国最大的顾忌就不存在了。魏文侯立即调兵遣将,乐羊为主将,翟角为副将,太子魏击为监军,三军经赵国邯郸郡兵发中山。另外吴起统领河西守军,作为偏师,从太原郡方向牵制中山国兵力。魏军攻打中山国,遭到中山军的强力抵抗,如果不是魏军主将是中山通乐羊,又有战神级别的吴起在侧翼牵制,魏军中山的攻伐恐怕就无功而返了。
中山国的抵抗,甚至比秦国都来的激烈,魏军以惨痛的代价,征服着中山的一座座城邑。三年后,乐羊的大军与吴起的偏师终于会师中山都城顾城之下,魏军迎来进入中山以来最艰苦的一次攻坚战。在副将翟角的指挥下,魏军在顾城四周建造箭楼,其高度比城墙还高,站在其上可以看清顾城里中山军的分布情况。箭楼处飘扬书有“魏”字的旗帜辉映,对中山守军形成极大的震慑。
当晨曦的曙光照耀在顾城城头,战鼓声震天响起,魏军冒着雨点般矢石劲箭,从四方八面发动一波接一波的攻击,以沙石填平主城门外的一大截护城河。中山城破,乐羊尽收中山府藏宝玉,尽杀抵抗势力,攻灭中山国。不止赵人没想到魏军如此生猛,整个天下都没意识到魏武卒有如此威力。
拿下中山国之后,魏国的疆域大幅扩大,相当于多了一个诸侯国的领土。魏文侯派最得力的助手,也就是自己的接班人太子魏击,统领一支精兵,坐镇中山。乐羊也在中山得到一块封地,辅佐太子魏击。
在中国春秋战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军事家和谋略家,其中孙膑无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因一段“疯疯癫癫”的经历而广为人知,但在这背后,隐藏...
孙膑 2024-11-21 孔子:儒家学派的伟大奠基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生平和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生平背景孔子生于公元前551...
孔子 2024-11-21 战国权谋: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大戏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勾心斗角,权谋纵横。在这一复杂多变的政治舞台上,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之计,无疑是最为人称道的经典案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秦不...
张仪 2024-11-20 孔子真实相貌探析:历史记载中的独特风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至圣先师”。然而,关于孔子的真实相貌,历史上却存在着诸多传说与争议。有观点认为,孔子容貌奇丑...
孔子 2024-11-20 勾践卧薪尝胆真相探秘:历史误解与真实事迹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卧薪尝胆的故事以其坚韧不拔、发愤图强的精神内涵,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典范。然而,关于这一故事的主人公,历史上却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传统上,人们普遍认...
勾践 2024-11-19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智谋与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晋文公重耳的智慧和谋略,更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
晋文公 2024-11-19 商鞅悲惨结局的深度剖析:成也变法,败也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商鞅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改革家与军事家,他的变法运动使秦国从积贫积弱走向强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这位功绩显赫的能臣,最终却落...
商鞅 2024-11-19 齐桓公号令群雄称霸天下多亏奇人管仲的辅佐在春秋时代的历史长河中,齐桓公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军事谋略,成功号令群雄,称霸天下。然而,这一霸业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奇人——管仲的辅佐。管仲以其深邃的智慧...
齐桓公 管仲 2024-11-16 赵武灵王之子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赵武灵王赵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而闻名于世。而他的一位儿子,赵胜,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赵胜,即平原君...
赵胜 2024-11-16 齐国王室成员孟尝君与鸡鸣狗盗的来历揭秘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期的齐国以其繁荣的文化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闻名。其中,齐国王室成员孟尝君的故事尤为引人入胜,尤其是他与“鸡鸣狗盗”这一典故的关...
孟尝君 2024-1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