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东吴玉玺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坚到底有没有得到传国玉玺,吴国灭亡时为何只上交了六枚金玺?
传国玉玺,相信每个中国人对它都不陌生。据传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攻入咸阳,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朝灭亡,传国玉玺就成了汉朝的传国玺。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曾抢夺传国玺,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刘秀中兴汉室,传国玉玺重新回到朝廷手中,直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证据
1、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吴书》
这段记载出自裴松之注引《吴书》,说的是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起兵讨董,董卓从洛阳迁都长安。孙坚收复洛阳后,在城南一口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而玉玺之所以会在井中,是因为189年宦官张让(十常侍之乱)裹挟汉少帝逃出皇宫时把玉玺扔在了井里。
2、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山阳公载记》
这也是裴松之注引的史料,出自《山阳公载记》,“山阳公”就是汉献帝刘协,刘协把皇帝禅让给曹丕后,曹丕封他为山阳公。这里承接了《吴书》中的记载,孙坚得到玉玺后藏了起来,后来袁术听说了,在准备称帝的时候,通过拘押孙坚夫人夺走了玉玺。
3、术死军破,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并送前所假汝南、东海二郡印绶。司徒赵温谓璆曰:“君遭大难,犹存此邪?”璆曰:“昔苏武困于匈奴,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后汉书》
这段是《后汉书》中关于徐璆(qiu)的记载,徐璆是东汉末年的大臣,后来流落到袁术那里,袁术逼迫他做自己朝廷的官,徐璆坚决不从。后来袁术败亡后,徐璆得到了传国玉玺,于是把玉玺带回许昌献给了朝廷。
这三段记载连起来,看似很清楚:孙坚从洛阳宫中井里得到传国玉玺,袁术称帝前不久,又以孙坚夫人要挟而得到了玉玺,袁术死后,又被徐璆乱中偷取,带到了许都。这也是《三国演义》里所借鉴的说法,不过《三国演义》里孙策拿玉玺和袁术换了父亲的兵马。
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质疑
1、案汉献帝起居注云"天子从河上还,得六玉玺於阁上",又太康之初孙皓送金玺六枚,无有玉,明其伪也。——《江表传》
虽然孙坚得到传国玉玺的证据链似乎很完整,但依然有人提出了质疑。《江表传》就认为这件事情是假的,原因在于《献帝起居注》记载,天子回到皇宫后,重新找到了天子六玺,而且吴国灭亡后,孙皓上交了金玺六枚,根本没有玉玺,所以孙坚得到玉玺是伪造的。
2、臣松之以为孙坚於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吴史欲以为国华,而不知损坚之令德。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受命于天,奚取於归命之堂,若如喜言,则此玺今尚在孙门。匹夫怀璧,犹曰有罪,而况斯物哉!
与此同时,裴松之在注引了多方材料之后,也发表了自己的个人看法,他认为孙坚没有得到玉玺。
第一,孙坚是忠臣,藏匿玉玺不适合其内心(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孙坚是不是忠臣,这其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虽然孙坚进入洛阳后,休整了被董卓挖掘的汉帝陵墓,但孙坚是出于什么动机,依然有待商榷。
第二,孙坚得玉玺于井中的材料是《吴书》提供的,吴国史官有为自己国家增加天命所归色彩的嫌疑(吴史欲以为国华,而不知损坚之令德)。这条倒是非常有意思,因为《吴书》是有可能为了增加自己本国称帝的“合理合法性”而把玉玺牵扯进来的,因为魏蜀吴三国中,孙权称帝最没有底气(曹丕禅让,刘备是宗亲)。
第三,和《江表传》中的观点一致,吴国灭亡孙皓投降,并没有献出传国玉玺(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这条其实不太成立,因为《山阳公载记》和《后汉书》中的记载完美的弥合了漏洞,孙坚是得到了玉玺,但后来被袁术夺走了。
没有结论的结论
历史永远都是迷雾重重,让人很难触摸到真相,虽然有时候很让人气恼,但或许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其实结合各种史料记载,以及许多史学家的考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不管孙坚到底有没有得到玉玺,玉玺肯定曾经在袁术手中。因为《后汉书》的记载更值得相信,这就可以肯定玉玺是徐璆从袁术那里带回到了朝廷。而袁术得到玉玺则有两种途径,一是他当年在洛阳攻打皇宫时获得,二是从孙坚处夺得。所以孙坚到底有没有得到玉玺,也很难确定。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后汉书》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秦朝丞相李斯的悲剧终章:败于赵高之谜在秦朝的风云变幻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法制理念,一度权倾朝野,担任丞相之职。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个腰斩于市、夷三族的悲惨结局。那...
李斯的儿子 赵高 2025-03-07 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法家思想的践行者与政治斗争的悲剧人物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大秦帝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作为秦朝的丞相,李斯在政治、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生...
李斯的儿子 2025-03-06 李斯如何一步步成为秦国丞相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楚国小吏,一步步走上秦国丞相的高位,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一、...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李斯未选扶苏:政治立场与利益权衡的抉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成为了秦朝统一六国的重要推手。然而,在秦始皇驾崩后,面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李斯却未能选择更为仁...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秦始皇为何如此信任李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与李斯的名字紧密相连。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李斯不仅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大业出谋划策,更在秦朝建立后担任丞相,对秦朝的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05 肖邦与李斯特:名气差异探析在音乐史上,肖邦和李斯特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在音乐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为何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更倾向于认为肖邦比李斯...
李斯的儿子 2025-02-27 李斯:千古一相缘何沦为赵高傀儡在中国历史上,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才能,被誉为“千古一相”。他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秦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 秦朝丞相李斯的国籍探秘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以其短暂的辉煌和深远的影响而著称。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人物。然而,关于...
李斯的儿子 2025-02-24 李斯:从权臣之巅到身败名裂的陨落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李斯以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一度站到了权力的巅峰,成为秦朝的重要权臣。然而,本应被后人深深景仰的他,却因做错一件事,导致了身败名...
李斯的儿子 2025-02-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