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步骘与陆逊:吴国政坛的“貌合神离”与制度性矛盾

步骘与陆逊:吴国政坛的“貌合神离”与制度性矛盾

时间:2025-04-28 13:33:33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作为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两大重臣,步骘与陆逊的交集贯穿了东吴立国后的三十余年。尽管史籍中鲜见二人直接冲突的记载,但通过梳理其仕途轨迹、政治立场及家族利益,可窥见二人关系中潜藏的“和而不同”——这种矛盾并非个人恩怨,而是吴国政治生态与权力结构的必然产物。

一、政治地位:同僚而非盟友的权力格局

步骘与陆逊的仕途虽同属孙权嫡系,但晋升路径与权力根基截然不同,形成“文武分途”的格局:

陆逊的“军功型”崛起

陆逊以军事才能立身,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袭取荆州,到黄武元年(222年)夷陵之战大破刘备,其军事成就奠定其“东吴军神”地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陆逊以“上大将军”身份辅佐太子孙登,掌管陪都武昌军政事务,成为事实上的“储君监护人”;

陆逊家族(吴郡陆氏)与孙氏政权深度绑定,其本人娶孙策次女为妻,形成“军功+姻亲”的双重权力基础。

步骘的“文治型”晋升

步骘出身徐州流寓士人,早年以“种瓜读书”的寒门形象获得孙权赏识,后通过治理交州(今两广及越南北部)积累政治资本。建安十五年(210年),步骘以交州刺史身份斩杀苍梧太守吴巨,招降交趾太守士燮,将岭南纳入吴国版图,此功绩使其跻身核心决策层;

与陆逊不同,步骘的权力根基在于“边疆治理”与“行政能力”。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步骘以“骠骑将军”身份都督西陵(今湖北宜昌),负责防御魏、蜀,其角色更接近“边疆大吏”而非中枢权臣。

二、权力矛盾:储君之争中的立场分歧

二人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赤乌五年(242年)的“二宫之争”中。这场围绕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夺嫡之争,将吴国朝臣分为“太子党”与“鲁王党”,步骘与陆逊的立场差异彻底暴露:

陆逊的“太子党”立场

陆逊作为太子孙登的监护人,其政治立场与东宫深度绑定。赤乌四年(241年)孙登病逝后,陆逊力挺孙和继任太子,并多次上书孙权,警告“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直指孙权“二宫并置”的隐患;

陆逊的立场源于其家族利益:吴郡陆氏与顾、朱、张并称“吴中四姓”,是江东士族的代表。若孙和继位,陆氏可通过外戚身份巩固权势;反之,若鲁王孙霸得势,江东士族恐遭淮泗集团(如步氏)挤压。

步骘的“鲁王党”倾向

步骘虽未公开支持孙霸,但其政治选择明显倾向鲁王。赤乌七年(244年),步骘上书孙权,称“愿明太子重以经意,则天下幸甚”,表面劝诫太子,实则暗示孙权应加强对储君的约束,暗合孙霸“勤学守礼”的形象包装;

步骘的立场与其家族利益密切相关:步氏作为淮泗集团的核心成员,与江东士族存在结构性矛盾。若孙和继位,步氏恐边缘化;而孙霸之母步夫人(步骘同族)为孙权宠妃,鲁王若胜出,步氏可借外戚身份崛起。

三、制度性矛盾:文臣与武将的权力博弈

步骘与陆逊的矛盾,更深层源于吴国文武分途的制度设计:

陆逊的“军权独大”困境

陆逊长期统领吴国半数以上军队,其“上大将军”职衔高于“三公”,甚至可不经孙权许可直接调兵。这种权力结构引发朝臣忌惮,如中书令吕壹曾诬告陆逊“擅发边兵”,虽未坐实,但折射出文官集团对武将势力的警惕;

步骘作为骠骑将军,虽名义上与陆逊同级,但实权远逊。黄龙元年(229年)后,陆逊掌管武昌留事,而步骘仅负责西陵防务,这种“中枢”与“边疆”的权力落差,加剧了步骘对陆逊的疏离感。

步骘的“文治理想”受挫

步骘以“贤人政治”为理念,曾向太子孙登举荐诸葛瑾、陆逊、朱然等十一人,称“贤人所在,折冲万里,信国家之利器”。然而,其“文治”主张与陆逊的“军国主义”路线存在冲突。例如,陆逊主张对蜀汉采取强硬政策,而步骘则倾向通过外交缓和矛盾,这种分歧在石亭之战(228年)后尤为明显;

步骘曾多次上书孙权,批评“典校”制度(特务监察)导致“狱以贿成,轻忽人命”,而陆逊对此保持沉默。这种政策分歧使二人渐行渐远。

四、历史余波:权力真空与家族命运

步骘与陆逊的矛盾,最终在二人身后演变为吴国政局的动荡:

陆逊之死与权力真空

赤乌八年(245年),陆逊因卷入“二宫之争”忧愤而死,终年六十三岁。其死后,吴国武将集团失去领袖,孙权转而倚重步骘。赤乌九年(246年),步骘接任丞相,但仅一年后即病逝;

陆逊之死导致吴国军事战略收缩,其子陆抗虽继承父业,但威望远不及父。步骘的早逝则使淮泗集团失去文官领袖,吴国中枢陷入“武强文弱”的失衡状态。

步氏家族的陨落

步骘死后,其子步阐、步协继任西陵督。西陵之战(272年)中,步阐叛吴降晋,陆抗率军平叛,步氏家族遭诛灭。这场悲剧既是步骘与陆逊矛盾的余波,也是吴国文武集团长期博弈的结局。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高句丽灭亡时间考:公元668年唐与新罗联军的终极征服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