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宋朝 >  历史上王尧臣是什么人?他的2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上王尧臣是什么人?他的2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时间:2021-12-10 11:04:30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宋朝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历史,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群众,都是汇成历史长河的水滴。

王尧臣是宋仁宗时期的一名文人士大夫,他以进士高科入仕,在北宋前期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其仕宦生涯前期,王尧臣主要在州县地方及台谏任职,其为政作风经历了由锐进到沉稳的变化。

庆历元年正月出任陕西体量安抚使,至同年八月回朝,担任这一职务大约半年多,这一时期正值宋夏战争的紧张阶段。

王尧臣在任职期间力保韩范,初次对陕西防务提出系统建议,并指出延州等三次战役失败原因,建议以守代攻。

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些建议是深谙陕西防务现实的真知灼见,这是王尧臣安抚陕西仕宦生涯的第一阶段,也是其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

01

反对责帅,力保韩范

西夏国源于唐末拓跋思恭所建夏州地方割据政权,自宋太祖时李继捧纳土归降,西夏便一直被视为北宋附属。宋仁宗宝元元年十月,西夏国主元昊正式称帝建国。

北宋政府对此态度强硬,对西夏实行经济制裁,随之双方关系急速降温。宋政府诏削元昊官爵,募人擒元昊,宋夏从此开始进入战争状态。

庆历元年正月,宋政府遣使体量安抚诸路,王尧臣以翰林学士安抚陕西,正式出任陕西体量安抚使。从此便参与到对西夏战事之中,这也是王尧臣安抚陕西仕宦生涯的开始。

在当时是对西夏作战的前线。按照惯例,体量安抚使在临行前都要向皇帝进言。王尧臣趁机为关中百姓请命,认为以往安抚诸路只慰问官吏将校而不慰问百姓,自元昊叛命以来已有三年,关中百姓因战争早已疲敝不堪。

因而王尧臣请求朝廷免除关中百姓两年租赋,以使人人愿效死力。宋仁宗同意了这一建议,并派王尧臣专门携诏敕晓谕当地官吏、军民。

当时陕西前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在王尧臣赴陕西次月,元昊寇渭州,在好水川大败宋军,宋将任福等战死。当时作为主帅的韩琦被追究战败责任,最终被夺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一职,贬知秦州。

范仲淹曾任教于应天府书院,王尧臣在当时就与其结下了深厚情谊。对于王尧臣此次进言的性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公私兼顾。

02

筹划防务,所言多切要害

在任陕西体量安抚使期间,王尧臣曾于庆历元年六月向朝廷上了一篇论述边防的奏章,对陕西防务提出了系统建议,初步展现出其军事才华。

王尧臣在论奏中指出:陕西所辖鄜延、环庆、泾原、秦风四路,虽名义上屯兵二十万,然而多老弱不能胜任,可以充当战力者只有十余万。

三战三败之故在于军事策略不当,不能够集中使用兵力,“彼常以十战一,我常以一战十,其为胜负甚明。”敌兵来犯时,四路之间不能相互策应驰援,基本是在各自为战,而敌兵则可集中攻击一点,导致“众寡之势不侔”,从而使宋军处于疲于奔命的被动地位。

针对这种情况,王尧臣主张加强诸路协防、集中使用兵力,在王尧臣看来,泾原路尤为重要,是稳定西北边防的关键所在。

其次,环庆路素称险恶之地,但交通便捷,番族多有向汉之心;且此地与敌境相接,也应部署足够的守备兵力。但在以往作战中,诸州军之间不能相互驰援,因而常常处于被动。

最后,王尧臣指出了西夏军的弱点,认为其“不患不能入,患不能出”,应该在西夏军撤退时发动进攻。以往宋军总是冒险远出进攻敌军,现在应当在敌军撤退的险要处设伏。

在作战中还要注意集中使用兵力,改变“兵寡而势分”的态势,这样才能使宋军占据优势地位。后来王尧臣因为再度替韩琦、范仲淹求情,反对因小过将其贬斥,由此得罪了当朝宰相,他的很多进言包括这套边防建议都未被采纳。

到了第二年,西夏军突入泾原路,与宋军战于定川,斩杀宋将葛怀敏,整个边防形势顿时紧张。而此处就是王尧臣先前指出应重点守备的地方,朝廷这才认为王尧臣的边防建议可行,以前被搁置的策略最后都付诸实行了。

由此可见,王尧臣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他所提出的重点守备泾原路、集中使用兵力、据险击归等建议,都是深谙陕西防务现实的真知灼见,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王尧臣还一再为国举才,先后举荐狄青、王信、种世衡、刘昭孙等三十余人,后来都是一时名将。

03

指出三败之故,建议以守代攻

同年七月,王尧臣再度进言,深入剖析了宋军在延州、镇戎军、渭州山外三次战役中失败的原因。王尧臣在奏言中指出了三次战役中宋夏双方所处的攻防地位。

宋军将领不能够因地制宜,往往做出错误决策,“不能守险击归,而多倍道趋利”,经常冒险远出进攻敌军,结果以疲惫之师应战,自然难以抵挡西夏骑兵冲击。

王尧臣的这番进言可以说是洞悉问题症结所在,没有敏锐的战略眼光是办不到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战争胜负与统兵将领的才能是有很大关系的。

尤其是在具体作战环节朝廷不能直接节制的陕西前线,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王尧臣在这次的建言中,进一步指出战败责任在于主帅不能随机应变,从失利中汲取教训,这种情况应尽快改变。

如今正值防秋,希望朝廷下令晓谕前线将领精练士卒,在作战要道上多设哨探;若有敌军入界,应先根据路程远近,等建好营寨后,再寻找时机出战,决不能在准备不足时冒险出击。

可见这是一种慎重出击的战略,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以守代攻,最终朝廷采纳了王尧臣的建议,并以其言戒谕边关将吏。

04

结语

由此可见,王尧臣能够冷静分析战场上的敌我形势,做到因敌以制宜,他的很多军事建言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这对宋军扭转战争劣势提供了一定帮助,其军事才华也可见一斑。

总之,关中后方稳定,陕西前线才能获得稳定的后勤补给,可见王尧臣考虑问题的周到。在宋代军事史领域,有些学者认为在宋仁宗时期,“崇文抑武”政策已经根深蒂固,由此带来了社会风尚的变化,使文臣学子和社会精英遂远离军伍。

这种观点深刻揭示出了北宋前期“崇文抑武”政策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王尧臣是很关注边防形势的,他提出的很多建议都是深合时宜、很有建设性的。

人物: 宋仁宗 分享 上一篇: 秦桧为什么要害死岳飞,如果没有秦桧,岳飞会死吗 下一篇: 宋太宗时期的科举制都做出了哪些改革?有什么样的影响?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