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袁崇焕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崇焕忠心耿耿,为何会被崇祯杀害,是因为皇太极的反间计吗?
“投了(投入牢房)袁崇焕,鞑子(指蒙古、后金)跑一半。”这首歌谣,就是误信谣言的大明百姓对狱中袁崇焕的看法。袁崇焕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百姓蜂拥而上。侩子手每从袁崇焕身上割下一块肉,百姓就会花钱买下,或吞之,或泡酒,上演了一幕令人发指又催人泪下的人间悲剧。袁崇焕督师辽东,对明代忠心耿耿,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地呢?
这与明清对峙的局势以及崇祯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袁崇焕和祖大寿等人,在辽东整顿军备,既使得明代军威大震,还让辽饷减少四分之一。这些成效,让崇祯非常开心,还特地下旨嘉奖。
皇太极看山海关有袁崇焕镇守,一时难以攻破,故不敢攻打山海关。与山海关相比,蓟州的防线就相对薄弱。因此,袁崇焕特地上表崇祯,要求在蓟州地区布防重兵。那里离京城比较近,万一清兵越过长城,就能长驱直入,后果会不堪设想。
但是,崇祯并没有太当回事,只是将袁崇焕的奏折交给兵部讨论。明代末年,兵部那些人,基本都是文人,要他们点评文章,打打嘴仗没问题,要他们排兵布阵,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何况,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与小算盘,做对了,功劳是袁崇焕的,做错了,自己承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袁崇焕的建议被束之高阁,明代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守。于是,清军便有了进攻关内的可趁之机。
皇太极对明军在边境线上的布防了如指掌,他对周围的将领说:山海关、锦州防线有袁崇焕守护,特别坚固,一时半会打不过,我去了也只是徒劳无功。只有从明代的薄弱环节打入内地,才能攻其不备。这段话,实际上反应了皇太极的斗争策略,即绕道山海关,深入内地,然后攻城拔寨,既能补充物质,还能消耗明代。清军多骑兵,擅长运动作战,甚至可以围困京城,使明军疲于奔命。
崇祯二年十月,清军大举进攻内地。皇太极亲自率军,绕过山海关,轻易突破大安口,于十一月初攻占遵化。明军在清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许多将领不战而降。崇祯得知清军靠近京城,十分惊慌,他马上命令京城戒严,要求各地兵部进京勤王。
当时,袁崇焕镇守宁远,驻守山海关的是总兵官赵率教。赵率教得知清军进攻内地,赶紧带兵回京城。他一路逛奔三天三夜,好不容易到了三屯营,请求进城休整,但被守城的朱国彦拒绝。无可奈何之下,赵率教只好继续西行,与清军决战于遵化。清军早已经占领遵化,这时以逸待劳。尽管赵率教奋勇杀敌,但还是全军覆没,连同他本人也壮烈牺牲。由于实力悬殊,三屯营很快也被清军占领。
随后,袁崇焕也带兵奔赴京城,但京城已经开始流传谣言,说他通敌卖国,私自放清军入关。这些言论的流传,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京城附近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地产,清军突然来袭,将这些田地房屋毁坏不少,他们蒙受了损失,却将怨气发给了袁崇焕,故意散布谣言坑袁崇焕;
二、袁崇焕与东林党勾勾搭搭,与阉党不和睦。阉党被崇祯铲除后,其余孽便趁清军来犯之机制造谣言,对袁崇焕加以陷害;
三、皇太极故意制造与袁崇焕暗通款曲的谣言。袁崇焕确实有与清军谈判的想法,但并非投降,只是一种策略。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劲敌,因此,皇太极要千方百计将其除之。
这些谣言流传甚广,让崇祯不得不起疑心,而袁崇焕还不知此事。
当袁崇焕行军至左安门时,一队清兵正好也赶至城下。于是,京城内关于袁崇焕通敌卖国的流言蜚语传播就更加广泛。崇祯虽然对袁崇焕起了疑心,但还是将其招入宫内,并好言宽慰。但是,当袁崇焕说士兵很疲惫,需要入城休息时,却被崇祯一口拒绝。袁崇焕很无可奈何,只好出城,带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与清军周旋。
清军以骑兵为主,来去自如,京城附近的县城不断被攻陷。败报一个接一着地传来,崇祯焦急万分,对袁崇焕的猜忌也越来越深。于是,他提拔孙承宗,削弱袁崇焕的权力。当时,皇太极抓了两个太监,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在他们似睡非睡之时,皇太极带着部下,在这两个太监旁边“演戏”,说自己与袁崇焕有约定。这两个太监,将这些话全部记在心里。第二天,皇太极又故意将他们放走。两个太监回到宫里,就将听到的话报告皇帝。联系之前的谣言,崇祯更加坚信袁崇焕通敌。
由于各路勤王兵马纷纷赶来,加上袁崇焕等人奋勇杀敌,使清军逐渐回撤。
眼看清军主力撤走,京城压力减轻,崇祯召见袁崇焕。这次,崇祯的态度特别严厉,甚至还翻起了旧账,他责问袁崇焕,为何私自杀毛文龙。袁崇焕一时也难以回答,只感觉一肚子冤屈。解了京城之围的袁崇焕,本该是有功之臣,结果瞬间成了有罪之人。崇祯在大骂一通袁崇焕后,下令将其逮捕入狱,但还并没有杀他的意思。
袁崇焕的政敌,这时纷纷跳出来落井下石,试图将其置于死地。崇祯三年,阉党余孽捏造各种所谓证据,说袁崇焕卖主求荣,比秦桧更加可恨。崇祯怒不可遏,当即给袁崇焕定下“欺藐君父,失误封疆”的罪名。没过几天,袁崇焕被处决。
秋媚说:崇祯杀袁崇焕,影响非常恶劣,这既让明代的辽东局势更加恶化,同时也寒了边关将士的心。在这种是非颠倒的情况下,崇祯作为亡国之君的结局也就难以避免了。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豪格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以其勇猛刚毅和赫赫战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充满了悲剧色彩。豪格的妻子博尔济锦...
皇太极的皇后 豪格 2025-04-03 皇太极逝世之谜:自然病逝还是另有隐情?多尔衮的角色如何?皇太极,清朝的重要开国皇帝,其逝世原因一直是历史学家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关于皇太极究竟是怎么死的,以及这一事件是否与多尔衮有关。一、皇太极逝世的基本情况皇太极,...
皇太极的皇后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3-07 皇太极与海兰珠:深情厚爱,缘何未立为后?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故事被传颂为一段佳话。皇太极,清朝的开国皇帝,对海兰珠的宠爱之深,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位深受...
皇太极的皇后 海兰珠为什么这么得宠 2025-03-06 皇太极与努尔哈赤:谁更厉害?谁的功劳更大?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在这个王朝的开创过程中,两位杰出的领导者——皇太极和努尔哈赤,各自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各自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卓...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2-22 海兰珠与皇太极:穿越时空的深情传奇在中国清朝初年的历史长河中,皇太极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铁血的君主,更是一位深情的男子。在众多妃嫔中,海兰珠无...
皇太极的皇后 海兰珠为什么这么得宠 2025-02-10 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其功过袁崇焕,这位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悲壮气息。他以其坚定的爱国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但最终的结局却...
袁崇焕 2025-01-10 袁崇焕籍贯与墓地考袁崇焕,这位明朝末年的杰出将领,以其坚定的抗清立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关于他的籍贯,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而他的墓地,也历经变迁...
袁崇焕 2025-01-03 袁崇焕:九千兵马奇迹,击溃后金十三万雄师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后金军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迅猛的攻势,让明朝军队屡屡受挫。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有一位名将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创造了以少胜多的...
袁崇焕 2024-11-27 袁崇焕的爱国情怀与蒙冤之死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同时也饱受争议。他因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而闻名,但最终却因被诬陷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袁崇焕 2024-11-27 魏忠贤:大明续命之人,袁崇焕的坚实后盾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魏忠贤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虽以宦官身份掌权,却在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大明王朝续命数十年。同时...
魏忠贤 袁崇焕 2024-11-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